□李固国
老母亲七十多岁了,平时县城都很少去。 菏泽牡丹开了,我打电话告诉她,一块去看看牡丹。母亲一听,张口就拒绝了,说花儿没什么看头,不要去浪费钱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从县城开车回老家,去接她。母亲一看,知道不去不行了,遗憾地说:“我在家撕个头发蛋,一天还能挣几块钱呢;今天挣不了钱,还得花钱!”
这些年,确实委屈了母亲。我们兄弟多,父亲身体也不好,一家人全靠着几亩地的收入,省吃俭用过日子,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几瓣花。她好不容易熬到我们一个个成家立业,头发白了,背也驼了,可还是过去的生活思路。
我开着车,母亲坐在后座上。她忍不住望着窗外,啧啧称赞:“公路两边的花儿真好看,树叶还有不同的颜色呢!”
听母亲这么说,我鼻子一酸,眼泪几乎要涌出来,整天忙忙碌碌的,当儿子的怠慢了母亲,问心有愧啊! 在中国牡丹园门口,我买了一张票。母亲年龄超过七十了,出示身份证,是不要门票的。
乍暖还寒,昨天又下了一场雨,牡丹花开得不多,又赶上疫情,里面的游客寥寥无几。幸好今天天气还行,太阳暖洋洋地照着,不热不冷,很适合出行。
我陪着母亲走在弯弯曲曲的小径上,左拐右拐。老人家兴致颇高,即使看到一朵盛开的牡丹,也想着驻足观赏。还好,不时有成片盛开的牡丹映入眼帘,母亲很激动,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连声说:“真好看!真好看!”
这么多牡丹花,争奇斗艳,母亲看得眼都直了,却说:“花儿好看是好看,如果都种成庄稼,得收多少粮食啊!”我笑了,说:“娘,都什么年代了,您还是老眼光,种牡丹比种庄稼实惠多了!”
母亲也不争辩。我陪她到了一处油菜花地,坐在椅子上歇会。她指着油菜花,说:“和咱家地里的一样,放在这里,身份就不一样了。”
园子里,樱花、桃花、郁金香等开得正旺;垂柳下,碧波荡漾,石砌的小河岸弯弯曲曲;各式各样花灯,摆放在小广场、主干道上;风车走廊、亭台楼榭、假山瀑布、湖泊游船,时而伴随,真的是好去处。
快十二点了,我想母亲体力透支了,也饿了,就想着出去吃点饭,对她说:“娘,咱出去吧,到时候了,简单吃点饭。”
母亲回答说:“大老远来了,钱也花了,还有没看的吗?咱看完再走!”
其实牡丹园大着呢,真的看完,母亲的身体肯定吃不消。小时候,我听母亲的;现在,母亲听我的,说走就走出了牡丹园。 我开着车,到了一家羊肉汤馆,陪着母亲进来,找了一个位置,坐好,给她倒上水。汤上来了,我把自己碗里的羊肉,用筷子夹出,放到了母亲碗里;小时候,她一直这样,把好吃的夹到孩子碗里。
母亲忍不住说:“很少出门,牡丹花真好看。” “娘,下年我还带您看牡丹!”我说。
母亲赶快制止我说:“你也不容易,娘出去这一次就知足了,别乱花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