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艳粉 亚雯
4月14日,驰援武汉市第四医院的两名“90后”护士冯铮、张喆平安归来,他们分别来自定陶、东明白求恩血液净化中心。当天,血液净化中心的同事和家人为他们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据悉,2月23日,他们踏上驰援武汉的征程,3月31日,结束驰援任务,前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进行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4月14日,他们返回阔别已久的家乡。
“30岁生日在工作岗位上度过” 当日下午2时30分,载着冯铮和张喆的汽车来到定陶血液净化中心时,早已在此等候的家人和同事们纷纷上前。他们拥抱、握手,与阔别已久的家人互诉思念之情。 今年30岁的冯铮是东明白求恩血液净化中心的一名护士,孩子刚两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作为一名已经从业6年的护士,面对疫情更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经过筛选后,2月23日,冯铮义无反顾地踏上驰援武汉的征程。 尽管有着6年的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经历,但来到一个陌生的医院,再加上每天上班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手上戴着3层手套,冯铮心里很忐忑。但很快,她凭借专业的护理技能,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忙碌的间隙,冯铮会与患者聊天,唤起他们生活的希望。“我的生日是在援鄂一线岗位上度过的,那天央视正在病房内采访,视频中将我为患者服务的流程拍摄记录下来,这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冯铮说,她很是激动。 “她最想吃榴莲、小龙虾,知道她要回来,我已经买好了,一家人一起吃个团圆饭。”冯铮的丈夫李鹏说,她到达武汉之初,家人都很担心她的安全,但更多的是为她骄傲,时间长了就盼着他能尽快回家。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4月14日凌晨4时,李鹏便和同事一起赶往济南遥墙机场迎接平安回来的冯铮和张喆。“当看到同事和家人在机场迎接我们时,直接泪崩了。”冯铮说,每次与家人视频时,她都表现得很坚强,但当关掉视频的那一刻,会情不自禁地流泪。 “这场疫情中,有很多感染新冠肺炎的尿毒症患者,由于尿毒症患者病情复杂,从事血液透析工作的专业护理人员比较紧缺,我们理应担负起责任。”冯铮说。 “尽快回归岗位,与同事肩并肩” “在武汉抗击疫情的这段时间,患者对我们的一再感谢,让我觉得当初选择这个职业真的没错。在当地感染新冠肺炎的尿毒症患者最需要我们时,我和他们在一起,为他们做医疗服务,我很自豪。”说起初到武汉时的情形,定陶白球恩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张喆仍然记忆犹新。 “为了对我们表示感谢,当地的一些群众、机关单位的志愿者们给送来食品,还给我们送来自己亲手制作的抗疫纪念画册。”张喆告诉记者,在武汉这些天,最让他感动的是患者真切的话语:“在武汉最困难的时候,你们还能义无反顾地来帮助我们,让我们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张喆在临行前一天才告诉家人,虽然他们都很担心,但是也明白张喆这份工作的职责所在,尽管有不舍却仍坚决支持张喆的工作。 27岁的张喆有着4年的血液净化护理工作经验,尽管已是护士长,但他在父母眼中仍是一个大男孩。“在武汉这些天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但吃惯了北方面食,我很想念家乡的饭菜,尤其是妈妈亲手做的饭。”张喆说,特别想吃妈妈亲手做的水饺、面条。“知道孩子一直想吃水饺,已经提前包好了,回到家就可以吃。”张喆的母亲张培菊说,家里能来的亲人都来了,都想第一时间见到他。 “每次视频通话,孩子都说他很好,不用担心,但看到他脸上一道道勒痕,我都心疼得流泪。”张培菊再次哽咽。
说起回家后的打算,他想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与同事并肩作战,为当地的尿毒症患者服务。 战“役”中,凸显非公立组织的责任和担当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2月15日,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向武汉市防疫指挥部发出组建血液透析医疗队驰援函,这是国内非公立血液透析机构自发的一次集体行动。为不让每一位尿毒症患者延误治疗,白求恩血液净化中心发挥在血液透析专业领域的优势,从全国选拔可靠、专业过硬的医护人员,组成白求恩血液透析专业医疗队,全力驰援武汉,为感染新冠肺炎的尿毒症患者做好救治工作。 定陶白求恩血液净化中心负责人张晓峰告诉记者,2月18日发出号召后,菏泽市共有20余名医护人员发来请战书要求驰援武汉,经过层层选拔,他们最终选派了冯铮和张喆,与其他省市的白求恩血液透析医疗队员会合,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医疗队。作为民政部业务主管社会组织的一支医疗队,他们在战“疫”中救助了感染新冠肺炎的尿毒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