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敏静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足不出户才是最安全的防护措施。但是,有一群人,却选择逆行而上,主动到武汉做起了志愿者,其中就包括牡丹区安兴镇任庄村的郭欣欣。
在武汉的53天里,郭欣欣不仅圆满完成了志愿服务工作,还保证了自身的安全和健康,为抗击疫情做出了积极贡献。
4月14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联系到刚刚结束隔离的郭欣欣。得知要对她进行采访,郭欣欣一直很委婉地说:“我也没做什么事,就不必了吧?”
瞒着母亲独自驾车前往武汉
郭欣欣出生于1993年12月,到武汉参加志愿服务时,年仅26周岁。
“我很早就想去了,但是,母亲看得特别紧。”郭欣欣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她有个朋友是退伍军人,1月31日,这位朋友前往武汉做起了志愿者,并把当地的情况拍摄成小视频发布到网络上。
武汉是重灾区,看到朋友在那里贡献自己的力量,郭欣欣也想过去帮忙,但是,母亲担心她的安危,始终不同意。
2月3日,吃过午饭后,郭欣欣偷偷地把妹妹喊到身边,告诉妹妹她必须去武汉支援,并叮嘱其照顾好母亲。
“家里只有我和妹妹两个孩子,必须留下一个照顾家。”郭欣欣说,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她只能谎称去工作,然后驾车离开家。
当时疫情已经在全国爆发,菏泽北高速口封闭,郭欣欣只能前往河南商丘上高速。在高速上行驶了5个小时后,她终于在当晚9时许到达武汉。
每天数小时卸物资,停下来时双手不停地颤抖
初到武汉,郭欣欣内心十分恐慌,武汉的马路上灯火通明,却看不到行人和车辆。经过那名退伍军人朋友联系,她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服务。医院里患者很多,周边停满了私家车,但是,整个医院却出奇的安静,一点儿声音都没有,这种反常现象让她感到害怕。
初到医院,郭欣欣什么也不会,只能跟着其他志愿者从头学起,两天后,才正式独立工作。
郭欣欣在医院里负责接收防护物资,为它们做好分类并进行详细登记。当时,与她一起工作的共有10名志愿者,其中7名来自山东。
2月初,武汉疫情较为严重,各种物资匮乏,每天都有大量货物从全国各地运到武汉。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平均每天要接收四五车防护物资,这些物资小到口罩、手套,大到呼吸机、制氧机、心电监护仪等。每卸一车货物需要两三个小时,连续工作数日,闲下来的时候,郭欣欣的双手不停地颤抖。
防护手套磨破了,双手也磨出了茧子,可是,她依旧没有停歇。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这些防护物资对于医生和患者的重要性。
让郭欣欣最难忘的,是海外华侨寄来的一批物资。
“箱子很大,而且每个箱子都不一样。每个箱子里有五六十个包裹,每一个包裹也都不一样。”郭欣欣回忆道,由于包裹大小不一,她刚开始拆包装箱的时候很烦。后来,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每个包裹都不一样了,豆大的泪珠顺着脸颊流下。“那时,华侨所在国的口罩已经限购了,每个人只能买到一盒,这名华侨就去各个商店里买,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起,再捐到国内。”让郭欣欣感动的是,她打开的每一个包裹里都装着一张祝福语,上面写着寄件人对武汉、对中国的祝福。每一个中国人、每一颗中国心,不管走到哪里,都心系祖国,这让郭欣欣感动不已。
一条小视频留言近7000条,她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为了方便干活,郭欣欣没有穿防护服。
“防护服数量有限,首先要留给医护人员。”郭欣欣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在医院里做志愿者也有一定的危险,他们的自身防护也十分重要,但是,穿防护服太闷,体能消耗大,不方便干活,所以,每天来到医院后,她换上白大褂,穿上隔离服,戴上口罩和手套就投入工作了。
刚到武汉的前几天,郭欣欣的手机掉进84消毒液里,一周没有开机。这期间,很多电话没打进来。在武汉工作数日后,郭欣欣确定自己是安全的,心中的担忧和顾虑慢慢散去,再次打开手机,发送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向大家报平安。那天,表妹和舅舅得知她在武汉做志愿者,纷纷打来电话,郭欣欣不想让母亲担心,说服家人继续帮助她隐瞒。
3月12日,疫情趋于稳定,郭欣欣在武汉的志愿服务工作正式结束。那天,她通过电话联系到村党支部书记,对自己返回菏泽的事情进行报备,母亲这才知道了女儿到武汉做志愿者的消息。此后,她每天打来3个电话,了解郭欣欣的情况。
3月14日,抖音上有一条小视频。“‘特别害怕’,她还是开车进了这座城,‘90后’菏泽女孩,武汉志愿者。”这条小视频讲述的是郭欣欣在武汉做志愿者的故事,虽然只有一分钟、短短几句对话,但是,点击量却突破21.5万,评论近7000条。大家都夸奖郭欣欣是最美山东姑娘,说她是英雄,是勇士。
3月26日,郭欣欣从武汉返回,次日凌晨到家。隔离了14天后,身体无任何异常,这个“90后”小女孩又投入到正常工作中。
郭欣欣说,她做的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现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武汉能够早日恢复原有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