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3年10月19日
第A05版:魅力单县

“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助农民增收

本报讯(通讯员 刘厚珉)近日,单县李田楼镇齐楼村举办产业互助合作社分红大会,100名社员身披绶带领取了合作社的分红。据了解,合作社共吸纳社员存储资金200多万元,用于农资经营、瓜菜种植等,所获取利息的40%发给社员,其余留给村集体和合作社,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

近年来,单县坚持党建引领,立足“一村一策一品”,切实增强农村党组织自我“造血”能力,提升村集体和群众的增收潜能,赋能乡村振兴。

莱河镇刘棚行政村黄庄自然村是远近闻名的葡萄村,种植大棚葡萄和大田葡萄。村民张圣林是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种植大户”,也是“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户。张圣林说,他家种了20多亩的大棚,有巨盛、夏黑和藤稔品种;10亩大田葡萄是巨峰品种,一亩地收入八九千元钱。

过去,黄庄村集体收入薄弱,村民收入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村两委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葡萄种植。目前,这个村种植葡萄10多个品种,年产35万多公斤。“黄庄自然村种植葡萄面积二百余亩,涉及农户一百多户,每亩平均收入七千余元。”刘棚村党支部书记刘传宝说。

目前,莱河镇初步形成“一村一品”发展片区,延伸艾草、菊花、桑蚕种植、加工产业链,村集体、合作社、群众增收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莱河镇政府副镇长邵宝龙告诉笔者,该镇还将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原则,不断挖掘资源优势,发展适合自己的特色产业,逐步走出一条产业强镇的新路子。

在单县朱集镇朱庄村羊养殖基地内,养殖户正忙着晒草、喂饲料。近年来,村党支部积极领办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民入股+保底收入+按股分红”的模式养殖绵羊、青山羊、波尔山羊,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双赢”目标。

朱庄村党支部书记、汇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公法说:“我们的合作社村民占股40%、支部占股60%,现在养了600多只生产母羊,村集体年底收入能增加20余万元。”

目前,单县502个村都有自己的“一品产业”,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个领域,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到536个,家庭农场发展到1786家,规模化流转土地20亩以上的土地总数近40万亩,切实增强农村党组织自我“造血”能力,鼓起了村集体和群众的腰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