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31日
第A2版:综合新闻

改革“赋能”文旅添活力

——访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东波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持续深化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和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综合文旅、创意文旅、品质文旅、惠民文旅、平安文旅“五个文旅”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我市是如何深化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围绕这一问题,日前,市委改革办联合菏泽日报对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东波进行了专题访谈。

记者:菏泽被誉为“戏曲之乡”,为激发戏曲创新创造活力,繁荣文艺创作,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杨东波: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全面激发演职人员干事创业热情,院团创作质量、演出水平、服务效能实现大幅提升。一是优秀作品竞相涌现。30多个剧目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20多个剧目入选国家级、省级扶持项目,40多个剧目参演国家级、省级重大展演活动。二是文化惠民空前活跃。扎实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建立演出主体和多种演艺形式有机结合、群众需求和演艺资源精准对接的送戏下乡工作机制,年均演出4000余场,实现全市行政村全覆盖。三是人才培养成效卓著。创立重点新创剧目“揭榜挂帅”制度,大胆启用青年演员担当主角,为年轻演员提供成长平台。四是社会效益稳步提升。建立国有院团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体系,每年对全市文艺院团进行年度考核,艺术创作、演出、普及三大重点工作均实现较大提升。

记者:作为非遗大市,我市在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创新性举措?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杨东波: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强化法规保障,健全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非遗保护传承的“菏泽路径”。截至目前,全市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稳居全省第一位。一是政策法规体系日益健全。2018年,在全省率先出台《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2020年,配套出台《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二是非遗传承机制日益完善。建立包括调查记录、代表性项目、区域性整体保护等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地域整体保护合力不断增强,非遗保护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三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益凸显。创新“保护性传承、传承性保护,保护性开发、开发性保护”四类保护模式,形成鲁锦、木雕、面塑、工笔牡丹画等传统工艺产品体系。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6个乡镇入选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入选数量全省第一。

记者:我市在擦亮“中国牡丹之都”城市名片,深化旅游营销推广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杨东波:一是构建品牌体系。打造“1+9+N”的品牌体系。“1”就是“中国牡丹之都”市级形象总品牌,“9”为9县区形象品牌,“N”就是名人、美食、文创等系列专项品牌。二是强化精准营销。完善特色线路产品体系,满足群众旅游需求。推出“惠游菏泽”旅游年卡,基本实现“一卡在手,畅游菏泽”。开拓客源地市场,推动实现客流互送、资源共享。三是做大做响品牌节会。坚持大众化、市场化、产业化、人文化、国际化“五化并举”,创新举办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整合学术论坛、旅游观光、艺术展览、特色美食等元素,同步举办“花开盛世”牡丹系列奖项评选、世界牡丹大会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关注度持续提升。

记者:应急广播作为加强应急管理的有效手段,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问,在确保应急广播效能发挥上,菏泽采取了哪些措施?

杨东波:一是高水平组织。成立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专班,制订建设实施方案,形成协同作战、齐抓共管工作合力。组织数百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4000多个行政村进行实地调研、周密踏勘,确保高效转化利用。二是高标准监管。强化技术保障,充实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专门车辆,及时解决应急广播运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三是高效率利用。策划《听号召》《听科技》《移风易俗》等系列接地气的宣传节目,确保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年均播发应急宣传信息50余万条次,做到党委、政府政策要求及时传入基层、飞入农村、进入家庭。

记者 胡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