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3年08月15日
第A5版:文学副刊

神奇的天山天池

魏建国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终于离开了骄阳似火的郓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新疆。

第一站,就来到了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又称天池国家地质公园,古代称为“瑶池”,位于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的北侧,距乌鲁木齐市区约110千米,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天池是西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

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最深处达105米,湖面倒映着博格达峰,周围云杉环拥,风景犹如仙境。景区内囊括了高山湖泊、湿地草甸、森林峡谷等自然景观。2013年,景区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天池景区内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外,在东、西两侧还有两处水面。分别是“东小天池”和“西小天池”。

天池是由天山的雪水汇聚而成的。旺水时面积达4.9平方公里,坐落在群山之间。来到天池边上,只见湖面格外平静,清澈透底没有一丝污染的水质,仿佛是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倒映出湖边游人们欢快的身影。又好似一位身姿曼妙的仙女,微笑着张开双臂欢迎游人的到来。湖水碧绿清透,湖面上泛着点点银光,山间云雾变幻莫测,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神奇之感。

跟随导游来到“西小天池”。“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位于天池西北约2千米处的路旁,是在远古时期冰川运动中形成的堰塞湖,主要依靠天池暗流补给水源。“西小天池”因水面状如圆月,池水清冽幽深,周围塔松云杉环抱,每当遇到皓月当空时,静影沉璧,池中倒影相映成趣,美景无限,所以得名“龙潭碧月”。

西小天池一旁飞挂一帘道瀑布,高约数十米,水流如银河落地,吐珠溅玉,所以被称为“玉潭银帘”。

瀑布下有小涧,幽深静谧,宛若闺房,传说是王母娘娘梳洗打扮的地方,名为“梳妆涧”。沿步道南行,暗流溢出处,水流依陡峭山势悬挂,“疑是银河落九天”,故名“九天银河”。池上山巅之处建有“闻涛亭”,玲珑别致。登上“闻涛亭”极目眺望,近处,一个个毡房犹如白色的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的绿地毯上;远处,白雪皑皑的山顶若隐若现,缥缈神奇。满目苍翠、碧水清冽、云卷银帘、涛声震谷,别有一番情趣荡漾在心间。

沿着弯弯曲曲的木质栈道来到天池东侧的“东小天池”。“东小天池”又名“黑龙潭”,位于天池以东500米处。潭下为百丈悬崖,瀑布飞流直下,像一道长虹从天而降,所以景点名为“悬泉瑶虹”。

天池的东岸有一处西王母庙。庙始建于元朝,目前看到的是1999年在原庙址上重建的建筑,里面供奉着王母娘娘,所以也称“娘娘庙”。只见巍峨雄伟的西王母庙隐掩在天山的群峰中,犹如一位忠于职守的战士,守护者天山的安宁。庙前深沉而悠远的钟声,在天山天池上空回荡,似乎在祝福人们幸福安康。

据导游介绍,每年的11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底,景区都要举办“天山天池冰雪风情节”,届时游客可以前往风景区附近的天山滑雪场进行滑雪及其他的冰雪项目。

跟随导游来到博格达峰下。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高耸入云,周围分布着113条冰川,冰雪融水汇聚成30多条河流。博格达峰是一座神圣之山。古往今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不视为守护之神,称其为“天之通道、地之轴心、神之居所”。博格达峰是人类古老的祭天之地。祭天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顶端的祭祀,而围绕博格达主峰的祭天活动几千年来从未曾中断,这一古老的传统从新疆史前时期一直沿袭至清代。清乾隆年间,博格达峰被正式列入国家祭奠的名山序列,尊称为“福寿山”。

在天池岸边有一棵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大榆树,是天池周围方圆几千米内仅剩的一棵榆树。榆树海拔非常高,这就是天池八景之一的“定海神针”。树冠大如伞,形状如帝王金舆华盖,即使丰水年,雨雪水再大,湖水再涨,也只能漫到榆树根部,根部从来没有被天池湖水淹没过,让人连连称奇。

天山天池的美真是名不虚传,它是大自然的一幅神奇的杰作,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