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既总结了我市上半年工作,又客观分析了我市发展形势,有针对性地部署了下半年工作,既讲清楚了怎么看,又指出了干什么、怎么干,必将指导和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保持清醒、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良好的开局,是加快发展的底气和动力。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后来居上”目标,加快推进“四个突破”,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抓落实,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6亿元、增长7.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亿元、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6.7%;2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6项增速居全省前3位、另有10项增速居全省前8位,呈现出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产业突破迈出新步伐、有效投资实现新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进步、对外开放有了新突破,深刻反映我市经济恢复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结构质量效益优化的走势没有改变,动能潜力持续释放的趋势没有改变,经济运行是健康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一张“期中卷”,亦是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观察经济形势,不仅要看数据升降之“形”,更要看市场变化之“态”、明长期发展之“势”。分析上半年经济数据,主要指标全面恢复性增长背后有诸多亮点,比如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力,第二、三产业更是分别增长9.2%、6.3%,比一季度分别提高2.5和1.5个百分点,彰显的是“成色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8.2亿元,同比增长14.2%,比一季度提高3.3个百分点,展现的是“活力足”;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9家,新公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体现的是“创新足”……从中可见,我市高质量发展基础牢固、发展态势喜人,发展机遇巨大、发展潜力无限。这不仅坚定了我们战胜困难挑战的必胜信心,也让我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菏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韧性好、潜力足、空间大的特征没有变,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做好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意义重大。全市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克服“后来居上指日可待”的盲目乐观心理、“底子差再努力也追不上”的悲观心态、“抓发展是经济部门的事”的片面认识、“说的多做的少、想法多落实少”的形式主义现象,切实营造一门心思谋发展、凝心聚力干事业的浓厚氛围。围绕工业经济“强基固本 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企业招引培育力度。深入分析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和技术迭代升级情况,继续加大数字经济培育力度,全方位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努力把转型的挑战转化为发展的机遇。
在发展的任何阶段,压力和挑战都是存在的,关键看如何纾解压力、应对挑战。上半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气可鼓而不可泄,劲可提而不可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具体部署,咬定工作目标,优化工作举措,拓展经济纵深,全力以赴稳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尽最大努力、挖最大潜力、争最好结果,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