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1日
第A6版:文化

陈德怀:葫芦上烙出“大千世界”

陈德怀为学生们演示在葫芦上烙画 (资料片)

在鄄城县李进士堂镇大王庄村,有一位60多岁的葫芦烙画手艺人叫陈德怀,他以葫芦为“纸”,烙铁为“笔”,依据葫芦自然生长的形状作画,无论是写意山水,还是人物肖像,他都能惟妙惟肖地烙到葫芦上,在小小的葫芦上烙出了“大千世界”。

近日,记者来到了陈德怀的家中,他正在葫芦上用电烙铁刻画牡丹花。他一手拿着葫芦,一边神情专注地作画,伴随着缕缕青烟飘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火味,不大一会儿,一朵雍容华贵的牡丹便“现身”在葫芦上。谈起与葫芦烙画结缘,陈德怀说还要从十多年前说起。

陈德怀告诉记者,在还没有接触葫芦烙画之前,他以卖钢笔和在钢笔上刻字维持生计。后来,随着圆珠笔和中性笔的出现,用钢笔的人逐渐减少,他的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

“到最后十天半月都卖不出去一支钢笔,没办法,还有一大家人要养活,我就跟着别人到天津打工。”陈德怀说。

打工之余,陈德怀喜欢到古玩市场上闲逛。他看到有人在葫芦上烙画,觉得非常新奇,便跟人家闲聊了起来。当他得知,一个不起眼的葫芦被烙上画或字后,能卖到几百甚至几千元时,他顿时眼前一亮。

“我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又有刻字的功底,学习在葫芦上烙画也一定不是难事。”陈德怀说。

陈德怀向工友打听了一处种葫芦的基地,买来几个葫芦,自学起了在葫芦上烙画。每次在葫芦上烙画时,陈德怀都会细细琢磨一番,做到胸有成竹后才下笔。陈德怀告诉记者,在葫芦上烙画时要注重火候、力度和速度的把控,尤其是电烙笔的温度、运笔的速度和力度都是葫芦烙画成功与否的关键,最好能一气呵成,因为在创作时稍有停顿和迟疑,就会出现颜色过深或过浅的现象,影响整个画面的协调和美观。

“刚开始自学的时候没老师指导,力度和温度都把握不准,作废了很多葫芦,有些本来可以出精品的葫芦,也都被我做坏了。”陈德怀惋惜地说。

多年来,陈德怀通过刻苦自学,在传统的葫芦烙画工艺上进行了创新,通过勾、勒、点、染等工艺,烙出流畅刚劲的线条,晕染出丰富的层次和色调,所烙画的人物细致传神,山水浓淡相宜,花草鸟虫千姿百态,风格各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德怀也早已不外出打工,专心在家做起了葫芦烙画,做好后拿到周边集市上去卖,也有不少人带着葫芦上门找他加工。

文/图 记者 焦同帅 通讯员 刘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