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5日
第A2版:综合新闻

我省连续三年提高9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

◆县级敬老院、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率先建立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大众日报》消息 7月13日讯,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系列发布会的第六场,介绍山东巩固民政领域兜底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从2020年开始,我省连续三年每年提高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9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10%以上,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160万人,在全国率先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去年以来全省慈善组织支出慈善资金近9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20万人次。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庄严介绍,我省围绕重点对象,着力解决好农村“一老一小”服务短板。在加强农村养老方面,我省坚持将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作为重要基础性工作,全省县级敬老院、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均达100%,共建设农村幸福院12576处、农村助老食堂7435处。资助4万名经济困难(低保)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或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下一步,我省将制定出台《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优化省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政策,重点向农村养老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实行免费托养。以农村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健全完善县、乡、村、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努力打造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群众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养老模式。

在强化儿童关爱保障方面,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推动所有乡镇(街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为村(居)委会配备儿童主任7.5万名,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网络基本建成。为加强对农村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儿童的保障,近年来,全省建立了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物价补贴联动、主动发现等三项机制,目前机构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省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2367元、1893元、1528元,保障标准居全国前六位,共保障孤困儿童4.2万人。加大助医助学助康力度,提供医疗康复救助1万余例,助学资助2700余人,大病保险和意外伤害险覆盖4万余人,其中农村户籍儿童约占80%。建成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网络,将26万名农村困难儿童纳入常态化关爱帮扶。

在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创新方面,我省建立社会救助“三主动”工作机制,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高标准建成覆盖12个救助职能部门、46类信息的社会救助对象主题库,为各相关救助部门及时精准开展救助服务提供有力支持,确保困难群众早发现、早救助、早帮扶。截至目前,全省纳入监测范围人员数量达到204.3万人,全省106万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中有61万人纳入低保、特困保障范围,占比57.5%,兜底保障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建立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以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困儿童、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等9类困难群众为重点,推动救助保障标准调整更加科学规范、实现稳步可持续增长,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944元、769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302元、1050元。

(张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