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曰:高桩馍,白面做,一盆白面仨人和,白面和得干又硬,累得汉子直哆嗦。扛到案上杠子轧,咯得腚垂直麻索,一天蒸馍三百斤,累得师傅撅嘴唇。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庄稼人的主食是高粱、玉米、地瓜,平时只吃粗面窝窝头,也叫黑窝窝,只有在过年的那几天才能吃上白面馒头。平常的时候,吃一顿白面馍馍就是庄稼人的奢望,只有赶上家中招待客人,村民们才提上几斤小麦,到村中的馍房中去换白面馒头。
乡村馍坊蒸出的馒头,多是瘦高的高桩馍,这种馍硬挺细高,吃起来甜香,确实比自己家蒸出的馒头筋道耐嚼,主要原因就是馍房里的面,是用杠子反复轧过的面。
做这种馒头,先要发面,把面粉中加入水和酵母,经过发酵、搓揉,然后放到面板上用又粗又硬的木杠子碾压,木杠子的一头拴上皮条,另一头一个壮汉半坐上面,干硬的面团便在木杠下反复碾压几十遍,使其变得柔韧挺实,然后搬到大面案上,再用手揉搓几遍,摆到蒸笼里,大火烧上小半小时辰,香喷喷的馒头便可以吃了。这种手工的馒头,质感好,弹性强,香气扑鼻,有着独特的麦香味,现在仍是一些年老人的嗜好之物。
一样的白面,经过多次的碾压,蒸出的馒头就弹性十足,味道独特。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只有经过命运的一次次碾轧,经过风雨的一次次洗礼,人内在的精神、品格、胸怀才会得到拓展重塑,人性的光芒才更加熠熠生辉。 文/丁明烨 画/王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