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召开新一轮“突破菏泽”推进大会,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反响。郓城县作为突破菏泽的主战场之一,应该如何把握时代机遇,在“后来居上”新征程中展现郓城担当、贡献郓城力量?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副市长、郓城县委书记姜凌刚。
记者:郓城县产业基础较好,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新一轮“突破菏泽”对作为全市发展排头兵的郓城来讲意味着什么?
姜凌刚:近年来,全市上下奋勇争先、主动作为,“后来居上”优势更为突出、胜势愈发明显。市委、市政府新班子到位后把“突破菏泽”作为第一要务进行安排部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为郓城县抓好落实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鼓足了干劲。面对“突破菏泽、鲁西崛起”这一战略机遇,郓城作为经济大县,有基础、有条件,也有信心、有决心在“突破菏泽”进程中打头阵、走在前。
记者:新一轮“突破菏泽”的关键在于“突破”,郓城县如何实现“突破”?
姜凌刚:要高标定位“突破”,瞄准目标“突破”,结合实际“突破”,突出重点“突破”。在认真研究《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基础上,结合郓城县“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更为清晰的奋斗目标,力争通过三年努力,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80亿元、进入全省前50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进入全省前40名,规上工业企业达到600家、总产值突破9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跨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中游。
聚焦战略要求,郓城县坚持“进”字为先,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走在前、求突破。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定不移抓好大唐电力、旭阳化工、生物医药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稳步推进京雄商高铁郓城站、郓城新河航道、G220东南绕城公路、鄄郓高速等建设,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60亿元、增长10%以上。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纺织产业为突破口,深化与中国棉纺织协会、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等合作,加快打造纺纱、织布、印染、服装200亿级全产业链条,全面助推传统产业管理换脑、设备换芯、环境换优、产品换代,以此带动酒类包装、木制品、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年内迈出实质性步伐。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夯实开发区、化工园区两个主战场,建强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6个招商专班,发挥好专业机构作用,力争年内新签约过亿元项目35个、总投资110亿元以上,新落地项目20个、总投资70亿元以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系统推进乡村振兴“1+11+N”发展体系,扛牢产粮大县责任,抓好粮食生产,强化科技引领,高标准建成张营、杨庄集两个乡村振兴衔接推进区,确保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示范片区。
记者:聚焦新一轮“突破菏泽”重大战略部署,郓城县如何保障“突破菏泽”各项措施落实,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姜凌刚:深化作风建设增动力。在连续3年开展“大调研”的基础上,郓城县大力倡树“踏实、扎实、朴实、老实,敢想、敢干、敢担、敢战”务实创新作风,持续强化正风肃纪,注重从影响发展的问题入手,既抓“关键少数”,又打“难缠小鬼”,自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县党纪政纪处理196人,留置、移送5人,其中包括2名局长、1名社区书记。
深化法治建设优环境。扎实开展重点案件攻破和执法专项行动,紧盯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群众反映的堵点、难点、焦点问题,深挖彻查、重拳出击,今年以来先后破获案件23起、抓捕33人,突破了一系列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重点案件,全县企业家信心倍增,社会秩序不断向好。
深化文明建设聚合力。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弘扬诚实守信、遵守法纪、崇尚科学、节俭朴实“文明四风”,广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集力量。
筑牢各类底线强支撑。进一步巩固信访量连续两年下降30%的工作成果,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郓城实践,全力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同时,郓城县坚持以一域之力尽全局之责,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全面抓好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推动底线工作加快由“量”的改善向“质”的提升转变,为新一轮“突破菏泽”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记者 孙涛 通讯员 黄洪斌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