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3年04月17日
第A4版:民生·广告

定陶区五项措施推动移风易俗

本报讯 (记者 马琳 周天宇)日前,记者从定陶区民政局获悉,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该区不断探索工作新模式,通过建章立制、精准把脉等措施,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和道德支撑。

建章立制让管理机制更健全。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移风易俗工作的意见》,制定《婚丧事操办指导意见》,11个镇街均设立移风易俗办公室,341个村居全部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并采取“一村一策”重新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对移风易俗“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婚事新办”予以规范。加大投资,建设公益性公墓29处。

精准把脉让宣传更有乡情和温度。让“本地人”用“方言”劝导做宣传工作,事半功倍;利用党员代表、乡贤能人、群众代表、网格长、社区志愿者的力量,做到宣传常态化、宣传无死角,营造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舆论氛围。

重视生态让移风易俗更绿色。全区范围内开展“纸货换鲜花”活动,倡导文明环保祭祀;以文化人,涵养新风,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以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高价嫁娶、移风易俗为题材创作了《退彩礼》《公鸡过寿》等精品剧作,倡导结婚简办、不攀比,破除陈规旧俗,勤俭节约办喜事。

开拓创新让移风易俗更便捷。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祭扫人员流量关口前置管控;对陵园区所有墓碑信息进行电子化大数据管理;创新推出网络平台“云祭扫”“代祭扫”,2022年底,100%的殡葬服务机构能综合利用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服务热线和呼叫中心等方式,为群众提供规范、透明、方便、多样的在线服务。

“专业化”“政社企联动”让移风易俗更有序。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婚庆、殡葬服务机构吸纳专业人才持证上岗;相关社会组织开展一对一、点对点辅导工作,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强化督导检查,全力确保移风易俗工作常态长效,构筑了一个“情、理、法”有机结合、“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志愿者”有效参与的移风易俗服务新模式。

目前,全区已累计服务居民群众达4万余人次,节地生态安葬率提高至80%,丧事由过去最少花费15000元到现在3000元左右,平均节省费用70%;全区仅婚丧事就节省支出7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