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3日
第A4版:专版

——郓城县张营街道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农户在车间内分拣小番茄

梦真产业园鸟瞰图

郓城县科技引领型乡村振兴示范园效果图

美丽宜居村庄小屯村 百蔬园鸟瞰图

绿色,是四月最明亮的颜色,田野里弥漫着生机盎然的景象。

行走在郓城县张营街道繁花似锦的热闹街巷和阡陌纵横的美丽乡村,一幅幅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美好图景徐徐展现,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正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

近年来,张营街道抢抓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以科技引领型乡村振兴示范园为突破口,强化组织领导聚合力、狠抓环境提升提颜值、注重科技引领塑品牌、助推农旅融合拓空间,逐步探索出乡村美、百姓富、风尚好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转变思维 党建引领优势凸显

张营街道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核心,着力抓队伍、建组织、转作风,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动力,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解决了我家两个人的低保,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以后的日子还好过点,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更要感谢俺村‘胡同总理’帮助俺办这些事。”小屯村村民李明钦对“胡同总理”帮助他办好低保的事感激不尽。

李明钦口中所说的“胡同总理”,是张营街道党建为引领,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逐步形成群众自我约束、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的缩影。

“‘胡同总理’模式,重点在于构建‘1+5+3’为民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村民矛盾纠纷,民生公共服务,群众急事、难事等,全面提升了为民服务能力。”张营街道党工委书记徐龙坡说,“1”即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头雁作用和核心领导作用;“5”即5名党支部委员,每名支部委员负责5个胡同进行帮包;“3”即党员、红白理事会成员、胡同内志愿者,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求、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胡同,大事不出村。

张营街道还以片区示范促振兴为指导,以区域化大党建为抓手,根据片区发展规划,联合仲楼、祝河口、后彭庄等12个党支部,成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联合党委,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片区党委会,与党员干部群众议发展、解难题。

党建引领,培育人才。张营街道建成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基层党校及省农科院乡村人才学院郓城分院,积极邀请党校老师、省农科院专家、致富能人等到党校授课,把党校开到了片区家门口,培养发展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培育“土专家”“田秀才”“棚神医”等新型农业人才136名,储备乡村振兴人才力量。

同时,张营街道高标准改造提升党群服务中心6个,划分办公区域,设置各类功能区,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优化服务环境;在村内主干道两侧及文体广场增添党建宣传设施269处,建设了刘官屯、小屯等一批“党建示范街”“党建示范广场”,营造浓厚的“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党建氛围;创办“头雁论坛”,开展“擂台比武”,每季度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观摩学习和同场竞技,提升干事创业能力。

科技引领 示范带动谋篇布局

七八只白鹭、两三群野鸭、成片连起来的荷塘,恰似一番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

初春时节,在张营街道科技引领型乡村振兴示范园,一条条绿树掩映、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正是一派生机盎然的乡村振兴大好景象。

为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张营街道按照“一核七园十村”的工作思路,聚力郓城县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一核”即科技引领型乡村振兴示范园,“七园”为示范区内7个产业园,“十村”为示范区内10个村庄。

科技引领型乡村振兴示范园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核心区,由省农科院规划设计,以智慧化、优质化和品牌化为标准,坚持技术创新、模式优选、装备集成、生产示范和辐射带动,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应用,实现郓城农业的科技引领与赋能。

“示范园共占地3000亩,建设了综合服务区、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农旅融合区3大功能区。”徐龙坡说。

据了解,综合服务区规划占地148亩,主要进行育苗研发、粮食储存、农产品加工,重点打造种苗提供基地、现代农科推广基地、科技农民培育基地。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占地1200亩,充分发挥省农科院优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大豆、杂粮杂豆等农作物研发优势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农旅融合区占地1730亩,其中地面1280亩,水面450亩,充分发展莲藕-小龙虾、莲藕-螃蟹等立体混养模式,拓展休闲垂钓、观荷采莲挖藕等新业态,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徐龙坡表示,科技引领型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完成后,可示范带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成为乡村产业“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的重要承载地,黄淮流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引领区,为全省“突破菏泽、鲁西崛起”贡献乡村振兴典型经验模式。

开花结果 产业富民笑溢幸福

近年来,张营街道以现代农业、绿化苗木、传统种植等,培育了梦真、百蔬园等一批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及村集体致富,初步蹚出了一条“村庄+产业+基地”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局面。

“糖度高,果形好,皮又薄,特别好吃。”在梦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大棚内,前来观光的游客李先生对合作社种植的“釜山88”小番茄赞不绝口。

据了解,该合作社占地1786亩,致力于蔬菜种植、销售、新品种试验及培育,目前建有108座冬暖式温室大棚,一座11000㎡玻璃智能温室。

“‘釜山88’品种,由于种植难度大,原来市场未完全打开,前几年合作社基本入不敷出,直至2020年迎来了转机。”梦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汉收说,“盛果期合作社一天的发送量可以达到3万斤,但仍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据彭汉收介绍,目前该合作社,已经形成了集种子、育苗、技术、管理、销售、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同时还为小番茄注册了“郓番”“郓小番”“恋人城堡”等商标,与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型超市和电商平台签订了供货合同,价格比普通小番茄高出三倍多。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这句标语挂在彭汉收办公室显眼的位置。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带动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这是他几年来不变的初心。

梦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小西红柿,而百蔬园合作社种植的大西红柿,同样很抢手。

百蔬园合作社是在流转近2000亩土地的基础上成立的。“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方式,结合‘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实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种植、产业化发展。”百蔬园合作社负责人刘强介绍,目前,合作社已实现了周边10多个村500余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为激发村民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致富本领和收入水平,合作社推行了分棚到户模式,每户承包1-2个大棚,合作社提供育苗、技术、管理方面的支持,并统一销售。为了降低承包的风险性,社员的保底收入为每亩地每月650元,也就是土地管理费,如果大棚超产,承包者还会有额外分红。

“合作社已对100余户社员实行了分棚到户,针对这一模式,接下来还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最大程度让利于民。”谈到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刘强胸有成竹。

通过发挥梦真产业园、百蔬园辐射带动作用,发展果蔬智能分拣、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和有机肥料生产,推广“张营番茄”等品牌,目前,张营街道设施番茄逐步发展到2000亩以上,带动全街道发展番茄万亩以上,打造“番茄之乡”。

补齐短板 美丽乡村扮靓生活

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产业兴旺”,还要实现“生态宜居”。

街道整洁干净,小院错落有致,鲜花竞相绽放……走进该镇殷垓村,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新画卷展现在眼前。

“构建和谐美丽村庄,提高群众幸福感、舒适感、满意感是我们作为村干部的责任与使命,如今村子环境美了、村庄靓了、群众精气神足了。”殷垓村党支部书记李子新说。

近年来,张营街道持续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治理、村容村貌治理等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群众树立“家园自己保护,环境自觉维护”的文明意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群众成为人居环境改善的“当家人”,形成了全民参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并实行网格化管理、督导调度、第三方参与等有效制度,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联动格局,大幅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坚持在村容村貌规划整治上花心思、下功夫,稳步深入实施道路提升、自来水管道改造工程、下水道改造提升、村庄亮化、文化广场建设、农家书屋等六大工程,覆盖12个村、惠及2万人。”张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瑞朝说,“工作的推进切实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不足,让老百姓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生活服务体验。”

无独有偶,张营街道还坚持在人文素养上做文章,坚持做“活”村居文化,精心绘制群众喜闻乐见的“墙文化”,实现“一墙一风景,一墙一阵地”,把多彩“墙文化”建成群众欢迎的国家惠民明白墙、文化娱乐墙、美德教育墙,努力提高群众文化素养。

同时,张营街道把培育文明乡风作为汇聚乡村旅游人气的“助力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着力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全面实行白事一碗菜,切实把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去、把社会的文明风尚树起来。并打造了特色志愿服务,依托34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42支志愿服务队,招募6000余名志愿者,创新打造了“胡同总理”“小微权力清单”等基层治理模式,孝亲敬老、重诺守信、邻里互助的社会风尚深入人心。 文/图 记者 王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