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嘴堌堆是菏泽境内最著名的堌堆,是一处春秋时期的古人类聚落遗址。位于菏泽城西郊菏泽学院西校区农校教学部院内北端,南北长25米,东西宽20米,面积500平方米,高约5米。2006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堌堆断崖上观察,堌堆上部均为黄褐土。夯筑而成,夯层清晰且排列有序。由于土台酷似凤嘴,故称“凤嘴堌堆”。据世代相传,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此揭竿而起,踏上了推翻唐王朝的历程,故当地群众又称该堌堆为“黄巢点将台”。被称为黄巢点将台的地方,国内不下八九处,广东、福建有,河南、陕西有,山东有,河北也有。外省这些地名的来历,多是当年黄巢军驻扎发兵的地方,惟独曹州点将台既是黄巢在这里发起起义,又曾在这里驻扎发兵。在凤嘴堌堆的东南角,立有一块明代的“山东曹州新作教场记”碑,碑记详细地记录了这个堌堆的由来。
凤嘴堌堆在1969年由菏泽县文化馆文物组普查时发现,1973年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文物复查。在堌堆中发现夯土,夯层清晰,夯面平整,排列有序,年代应属春秋至战国。
凤嘴堌堆作为城区唯一一处有着千年文化的遗址,承载着千年历史的余韵,她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挪移、不可复制的,为鲁西南地区古文化聚落分布、区域文化类型、堌堆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市委党史研究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