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区群众搬入村台新居后,如何发展特色产业、拓宽致富渠道,推进乡村振兴?鄄城县通过“联村共建、统筹规划、示范带动”的方式,建立旧城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区功能性党委,依托六合新村、平安新村两个党建片区中心村,分别辐射带动周边10个村实现融合发展、产业突破,打造“黄河情高效农业党建示范片区”。
“党建示范区功能性党委谋划‘一盘棋’、发展‘全链条’格局,以蒲公英、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为龙头,培育5个高效种植养殖园区,带动黄桃种植、蔬菜种植、鲜果采摘、黄河鲤鱼养殖、黄河甲鱼养殖等,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规模化,切实推进‘农业转型提速、乡村振兴提效’的发展目标。”旧城镇党委副书记、旧城镇党建示范区功能性党委书记朱伯达说。
六合新村党委推动片区内4个合作社成立联合社,统筹扶持资金共计1000余万元,推进片区产业发展。村民陈佰光成立了鄄城县特润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100余户群众参与果树种植,3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由于村台距离耕地较远,不少群众尤其是年龄较大、经常外出务工的群众,选择将土地流转出去。”陈佰光告诉记者,在六合新村党委的帮助下,流转的土地全部修建了水泥路、机井等设施。
“截至目前,通过党建引领,片区内累计流转土地发展中药材、果树、蔬菜等高效种植产业6400余亩。”朱伯达说。
陈俊荣搬入六合新村后,她就来到村台上的永铭地毯创业车间工作,在家门口工作,不仅每个月有2600多元的收入,还能就近照顾老人、孩子。“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不仅搬进了新家,还解决了就业问题。”陈俊荣说。
“政府在建设村台之初,就坚持‘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在村台服务中心两侧分别建有两个创业车间,吸引小微企业入驻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村台、外迁社区的创业车间,吸引占地面积小、吸纳群众就业能力强、没有污染的小微企业入驻,吸纳了1000多名滩区群众就近就业。”六合新村管区书记潘国栋介绍,为推动黄河滩区幸福“蝶变”,鄄城县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研究制定加快沿黄镇高质量发展34条实施意见,要求扎实做好黄河滩区迁建后续帮扶工作,利用黄河滩区16万亩耕地开展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园、返乡创业园,加快农产品品牌创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滩区群众。
“鄄城黄河滩区正迎来新一轮产业巨变,黄河滩区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潘国栋说。
记者 焦同帅 通讯员 任明丽 刘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