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菏泽发电厂始终牢记国企的职责和使命,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全力做好保发电、保供热、惠民生三件大事,用实干担当书写为民情怀。
应发尽发 让市民用上充足电能
每年夏季和冬季,都是用电高峰期,是检验电力人保供能力的“大考”。7月底,我市疫情突发,菏泽发电厂实行投产以来的第一次封闭管理,运行人员由五值三运改为三值两运,检修各班组仅保留3名值班人员,以最小化值班模式保障全厂机组安全发电。面对人手不足、备品备件紧张、高温酷暑等困难,菏电人在煤场争分夺秒更换3号斗轮机拉紧滚筒轴承、在汽机房、锅炉房、主变场地顶着高温处理设备缺陷、在集控室日夜不休紧盯DCS操作画面,硬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开机工作。
11月中旬,菏泽地区开启持续降温模式,为了摸清机组在承担供热任务时的最大带负荷能力,发电部积极与省调联系,开展机组满出力实验,在满足热网温度的前提下,尽全力多发电,保障电网稳定。“运行人员严格执行机组满负荷期间安全运行措施,转换供汽方式,联系燃料专业合理配煤,将磨煤机提高到最大出力,全力保发保供。”发电部副主任刘新坤说。
电能的充足供应,离不开“粮满仓”,对于火电机组来说,就是一车车的煤炭。今年以来,菏泽发电厂高度重视燃料保供工作,将保民生用电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来抓,持续加大电煤采购、调运力度,千方百计提升煤场库存。入冬以来,煤场库存维持在30天以上。“我们现在的重点工作是对接明年中长期合同,积极和长协客户洽谈协商,把保供工作做在前面。”燃料供应部主任夏崇军说。
提前供暖 把温暖送到心坎上
“正赶上降温,家里来暖气了,真好。”日前,因疫情封控在家的菏泽市中央檀府小区居民高兴地发现,家里的暖气管提前热了。菏泽发电厂考虑到立冬以来“换季式”大降温情况,与市城管局、热力公司沟通协商后,决定提前5天开栓供暖,让老百姓居家过得暖心点。
作为菏泽市主要热源,菏泽发电厂今年供暖季承担着1100万平方米9万户居民的供暖工作。“要合理安排供热运行方式,提高设备可靠性,全力保障民生供暖需求,切实履行好央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叶云云在生产调度会上强调。菏泽发电厂成立了保供暖、保供电工作专班,从设备管理、运行管理、供热调度、燃料调运等方面制定127条工作措施,提前排查治理供热系统隐患13项,联合热力公司开展供热中断事故紧急演练,全力确保供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共建共享 让生活更好家乡更美
从2012年到2020年,菏泽发电厂的党员干部先后在巨野县西陈庄村、定陶区半堤镇、牡丹区黄堽镇、沙土镇留下战斗的足迹,带领老乡们打赢脱贫攻坚战。2021年6月,菏泽发电厂获评国家能源集团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份荣誉既是肯定也是激励。
在完成历史使命后,菏泽发电厂转战乡村振兴,继续派驻4名第一书记奔赴牡丹区小留镇和2名驻村干部扎根东明县西台集,为村民谋划“致富路”。党员干部坚持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到困难户家里走访慰问,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让老乡们感受到家乡企业的温暖。第一书记刘卫华在去年10月到小留镇楚庄村后,迅速熟悉村情民情,走访党员、村民代表和困难户,倾听村民心声,了解村民诉求。协助村“两委”做好疫情防控、党建工作,立足村情,为拉项目搞建设出主意、探路子。“村里比较有名的是西瓜,后续可以引进蔬菜大棚四季种植,尤其是冬季价格俏,能为村民增收。”刘卫华说。
菏泽主城区,在人民路路口,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时段,都会看到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分散在路口的各个方位,手拿引导旗,协助交警进行文明交通劝导。如果仔细看,从红马甲上印的字样不难发现,他们是一群来自电力行业的“光明使者”。作为菏泽市首家全国文明单位,菏泽发电厂在加强文明单位创建的同时,深入参与文明创城,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每周到网格包联社区西王堂社区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宣讲文明菏泽20条,到学校科普电力知识,通过点滴服务持续输出,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让家乡更美好。
30多年前,依靠“集资办电”,菏泽市民用卖鸡蛋的钱成就了菏泽发电厂一期两台机组;今天,菏电人不忘初心,用心用情服务社会,当好能源供应“压舱石”,助力菏泽“后来居上”,用初心温暖民心。
记者 冉德蒙 通讯员 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