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红艳)目前,在牡丹区、定陶区已经建成6处康复驿站,深受各界好评。该项目已列入《菏泽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康复驿站是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与社区党支部联合,共同建设的残疾人公益设施,集康复训练、辅助器具服务、康复科普、政策宣传、文化娱乐、志愿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小区(业主)提供场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配备器具,物业公司负责管理,小区居民自我康复训练、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孙玉芹介绍:这一项目是我市“联合全社会,扶助残疾人”的生动实践;是残联组织推进工作重心下移、服务资源下沉的有益探索,推动了机构康复、社区康复与居家康复的有效衔接;是残疾人家门口的康复馆,让残疾人、老年人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各种免费康复服务,打通了党委、政府联系服务残疾人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项目采取建管分离、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充分利用政府、市场两个手段,实现了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政府的有限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作用,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的自觉性主动性得以激发,凝聚了各方共识和力量。康复驿站实行自助式互助式康复训练,人人都是康复锻炼主体,人人都是志愿服务主体,共建共享共治理念得到有效实施,既彰显了党组织的关心关爱,又体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康复驿站是一个综合服务平台,任何有志于服务残疾人、老年人的爱心企业和人士均可依托驿站开展志愿服务。目前,菏泽博爱医院、曹州医院等单位竞相报名,组织志愿者参与进来,定期为残疾人朋友和小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和康复训练指导。
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孙玉芹说:“今后,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具备条件的居民小区全覆盖。同时,进一步完善项目功能,健全服务机制,逐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努力提高残疾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打造具有菏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创新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