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菏泽市委讲师团 王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高质量发展,还要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用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来全面充分展现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与世界价值。
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为实现精神富有把脉定向。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菏泽视察,发表重要讲话,指示我们“坚决推进改革、坚决扭住发展质量和效益、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抓好党的建设”,勉励我们“只要好好努力,长期坚持,相信菏泽一定会后来居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是对菏泽发展的精准把脉定向,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总定位和总航标。要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积极回应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的时代召唤,承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更好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为实现菏泽“后来居上”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为实现精神富有扎下文化之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精神的共识理解,保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导地位。文化的认同往往依附于文化产品,因此,要创作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阐释的文化产品,推出一系列优秀电影、电视剧、小说、戏曲、百姓宣讲片等,向各类媒体、公共生活空间、宣传阵地、各类人群全面覆盖,创新开展公益广告宣传,拓展微博、微信、抖音等网上传播平台,充分运用各类文艺作品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人物,生动形象地传递积极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指引人民在追求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自觉摒弃泛娱乐化、恶俗化等不良文化,形成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追求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共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实现精神富有奠定民心之基。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不断完善。但也要看到,公共文化需求和供给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矛盾,老百姓“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基本解决,“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日益显现。菏泽作为农业大市,有着较大的基层群众基数,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丰富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实现精神富有的必经之路。大力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完善引导激励机制,为大众文艺创作提供生长的沃土,推出一批无愧于时代,有温度、有厚度、有深度的公共文化产品。高水平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建设,巩固和提升基层文化阵地,推动“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充分考虑不同县区、不同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不同特点,提供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提升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群众生活,积极培育和推广“村晚”、群众歌咏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品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