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2年11月21日
第A1版:菏泽日报

党旗引领风帆劲 能人带动促振兴

“我们一家4口人,18天时间就挣了12000元,这样的日子真像掉进了蜜罐里!”连日来,鄄城县什集镇王吴庄村村民张金格都沉浸在幸福中。前段时间,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黄桃园丰收,张金格一家4口前去务工,狠挣了一笔。“桃园还租了我家的7亩半地,这又是一大笔收入!”说到这里,张金格脸上乐开了花。

“近年来,我们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起1000亩的黄桃种植产业园,今年年收入300多万元,村民收入更高了。”王吴庄村党支部书记、三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武堂说。

王吴庄村有4000多村民,其中党员126人。2018年,王吴庄村党支部成员带头,注册成立了鄄城县三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2020年,村党支部创新采用“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土地流转+优先雇佣+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利益联结方式,吸纳150名村民集体入合作社,带动黄桃规模化种植。如今,大部分村民成了专业“管桃工”,争着抢着学技术,村民们的收入提高了,外出务工的人员减少了。“我家的9亩地流转出去,平时我和妻子就在桃园务工,除了租金,每天能挣100元钱!”村民张永庆说,“比外出务工保险,还能挣到钱,谁还舍家撇口外出啊!”

2014年,什集镇李楼村在外务工的李昌国毅然返乡创业,累计流转近700亩土地,注册了鄄城县什集镇国畅家庭农场,从葡萄种植逐步延伸到苹果、西瓜、大蒜等,围绕市场,实现多元化农产品种植经营。

2016年,李昌国被推选为李楼村党支部书记,真正担负起带领李楼村脱贫致富的重任。该村坚持把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广新经验和新做法,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发展格局。农忙季节,国畅农场提供就业岗位50-70个,优先选用本村和周边村庄贫困户前来务工,实现每人月收入1500元-1800元,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致富。

近年来,什集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多元化、多方式探索种植养殖产业。该镇投资6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1+10+N”党建示范片区,按照党建引领助产业发展工作思路,制定完善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构建“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打造了王吴庄黄桃种植基地、祝楼葡萄种植采摘园和苏老家有机蔬菜种植加工基地,带动了200多名农民实现就业,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户增收致富,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 仝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