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晚6时,在巨野县核桃园镇齐山村“乡村复兴少年宫”,张艳红正在辅导十几名刚放学的小学生做作业。
“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都在附近企业打工,下班晚,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看。少年宫设施齐全,我就想着利用这个场地为街坊邻里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这里一个小时的时间,孩子们作业写完了,他们的父母也下班了。”张艳红说。
中专毕业的张艳红今年36岁,是核桃园镇“邻里爱心桥”志愿联队的成员。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中六说:“张艳红提供的志愿服务,解决了大伙‘急难愁盼’的事。”
“邻里爱心桥”是巨野县打造的“五桥”志愿服务之一,其他还有“鱼水连心桥”、“童心外婆桥”、“同心会鹊桥”、“和合居枫桥”。
今年以来,巨野县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新模式,将县域内5204支志愿服务队按照功能和职责,创新打造“五桥”志愿服务联队,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
麒麟镇十里铺村村民马凡叶既是志愿服务的受益者,也是志愿服务的践行者。下肢高位截肢的马凡叶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县“鱼水连心桥”的党员书画志愿服务队主动靠上去帮扶。经过“传、帮、带”,马凡叶很快掌握了工笔画绘画技艺。如今,马凡叶不仅有了自己的画室,还参加书画志愿服务,帮扶10多名残疾人走上了绘画致富道路。
巨野县搭建的“鱼水连心桥”,优化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机制,县镇村党员志愿者包村到户,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进万家”活动,策划培树“石榴红了”“皂角树下”“法润麟州”“田间课堂”等77个志愿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8万余场。
针对农村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等困难群体,章缝镇推出“1”键呼叫志愿服务活动。老人遇到急事难事时,能第一时间发出求助信号,志愿者全年无休、24小时待命,保障着老人的安全。巨野县搭建的“邻里爱心桥”,以先模人物、村民议事会成员为榜样示范,组建“邻里爱心桥”服务联队,日常开展邻里互助和群众演、群众看、群众评、合家欢活动,打造民嘴乡音百姓宣讲微阵地、模范引领德韵桑梓好人评选点、邻里说事讲理室等互助点,叫响“就在身边”“暖视频”“1号键”等品牌项目,构建起亲情式、温馨式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巨野县以工会、妇联、团委干部和热心党员为成员,搭建“同心会鹊桥”志愿服务队,辖义务红娘团队800余个、婚姻家庭巡回指导站20个,积极组织公益相亲会、情定麟城集体婚礼等活动,为青年搭建沟通交流新平台。结合主题新编乡土微视频《相亲》系列、地方戏《好饭不怕晚》《会亲家》《闹喜宴》《智斗》等,倡树婚嫁节俭新风,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奢华婚礼。
巨野县搭建“童心外婆桥”,组织青少年为老人开展歌舞曲艺、幸福陪伴等志愿活动,老人为孩子讲述红色故事、民俗趣事,形成了“小树苗计划”“奶奶笑了”“美在心田”“柳声林韵”等志愿服务项目,连接为老、为小目标,鹤发童声呼应,实现尊老扶幼共同发展。
10月29日,周六。这天也是核桃园镇付庙村的“阳光议事日”。村“两委”成员加上在家党员和“和合居枫桥”志愿者齐聚村“两委”办公室,由镇司法所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工作人员牵头,对两家村民宅基纠纷进行公开调解。矛盾双方各抒己见,众人现场积极调和,一场纠纷很快化解。巨野县搭建的“和合居枫桥”,整合社会各界志愿资源,组建“和合居枫桥”志愿服务联队,开展特殊群体关爱及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防范等常态化家居化志愿服务,培育“枫桥村居”150余个,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基层新风正气日益彰显。
“‘五桥’的搭建,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志愿服务就到哪里’。通过志愿服务的暖力量、不着痕迹的柔手段,理顺了群众情绪,营造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氛围,为乡村振兴助力加油!”巨野县志愿服务总队队长、县委书记冯艳丽如是说。
通讯员 李清华 谢新华 王自合 记者 苏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