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8日
第A5版:文学副刊

品 读 十 年

刘厚珉

真正读懂单县,是在这十年,就像而立之年,日臻成熟了,遂懂得了人生观、价值观。

不过,没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没有笃实的人文情怀,单县之十年,不会如此之精彩绝伦。

单县文化渊源是多元的。单县史称单父,舜帝之师单卷隐身地。周成王封少子臻于此,为单子国。春秋初期,属宋国,后为鲁国单父邑。战国初期,复属宋国。宋灭,改属齐国。秦置单父县,属砀郡,是为单县建县之始。

这里不仅是大汉高后吕雉之故里,还是先哲老子隐居悟道之首地,“上善若水”的人性感悟即生成于古四大名泽之首的孟渚泽之畔,其名曰李集的古村落。

抗战时期,单县隶属湖西区,是时的区党委、区行署及军分区均设于此。至今,从红色岁月走过来的人们仍惯称单县为湖西,即使湖西所辖非唯一单县……

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岁月更迭,四季轮回,而人即是匆匆过客,事即是氤氲云烟。古往今来,茫茫人海,乡绅贤达,凭卓越功绩,显懿范魅力,皆为单县平添了些许“传奇”。

家乡单县是我幼时即启开的一部古典,开卷有益,吸引品读,且回味至今。今年初,湖西老区走出去的一位知名学者,耄耋之年归家小憩,听之见之十年变化,感触颇多。老学者说,故乡一部书,即便仓促过往,粗略翻阅,亦感觉这么温馨、这么隽永!

一方水土一方人。无论客居者,抑或本土人,倘若时光从容,逐章逐节逐句逐读,从中可领略一方景之特征的迥异、一方人之个性的鲜明。作为一部书,湖西如此,单县如此;历史如此,时代如此……

祖父祖籍苏南,可多半生在单县度过。早年曾客居苏州,游历许多古邑名城。其印象中的城市,却为品读单县提供了参照。祖父笃信,城与人一样,总有自己的性格使然。乍一看,鳞次栉比的高楼广厦、纵横交织的大道幽巷、流光溢彩的门店商铺、草木繁盛的公园广场……恍惚间,似乎千城一面,不足为奇!那么,一座城的个性怎样?灵魂何处?透过繁华喧嚣,寻觅文化载体,探究历史遗存,感喟时代变迁……单县如是,如是典范,可圈可点可嗣可颂!

不觉之间,十年去,我觅到了单县人文精神铸就的个性与风格:或粗犷,或典雅,或雄壮,或温情……串街走巷,探微寻隐,钩沉古籍沉香,品味字句篇章,即使只言片语,也能触及城之脉搏、聆听城之心声。朱家门楼、一里三台、石牌坊、张堌堆、古八景、邑垣、城壕……文物遗存,建筑标志,风物人情,均以独立的姿态展示特质、凸显魅力。

一位大家曾概括名城特征,北京“豪情醇和”,上海“阔绰雅致”,广州“萌动鲜活”,厦门“睿智温馨”,成都“悠然洒脱”,武汉“爽快明朗”……单县肯定不在其列,亦非宜比试。如果一定要为单县定义,我喟之“温文尔雅”!

一座城的个性即是一城人的个性。关于单县,须从民风启封入读,可窥其潜在的“文韬武略”。“单县人不‘善’”,则是“读城记”的民间版本,“单”与“善”同音谐意的正解与曲释,已无从考究,其中褒义之说为“一座城和一城人的非凡之举”,容不得“小觑”。其实,仅此一二短句抑或三四片语,准确而形神地表述单县之邑之人,由衷喟服,很是为难。

千年古邑,物象万千。大至一条围堤、一泓碧流、一片园林、一座牌坊,小至一只陶鬲、一片篆板、一幅案牍、一块笔砚……皆为言不尽的“单县故事”、探不竭的“单县内涵”。

名城之名,各具缘由。知名度非囿于城市的级别和规模,而取决于其特质和底蕴。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时空、自己的沧桑,不一样的城市演绎不一样的传奇,却构成同一个世界的丰韵多姿。

一座名城就是一部名著。中外名城不胜枚举,一个人难能走遍天下、闻绝历史回声、阅尽世间春色、品透尘寰风情。品读单县,若问怎么读全、读懂、读透?我说,其实,读城与读人一样,城与人皆为一个产生和成长的过程……

十年不久,城乡发展,覆地翻天。单县十年,是历史鸿篇巨著的缩版,是时代诗情画意的剪影。产业禀赋、文化渊薮、精神赓续、民生福祉,无时不在彰显着单县十年的巨大变迁与梦想复苏、磅礴力量与信念坚守。

深耕十年,在其责、在其志、在其智;深读单县,在其味、在其道、在其悟!

岁月缱绻,葳蕤生香。未来十年,仍旧宏图伟业;未来单县,仍须赓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