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月亮,雪白的小兔子,棕色的月饼,火红的花朵……9月9日,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常伟华老师,正带领着鲁西新区马岭岗镇穆李行政村乡村“复兴少年宫”里的孩子们一起制作面塑作品。通过体验面塑技艺,让孩子们用指尖感受非遗传统文化。
常伟华作为穆李行政村乡村“复兴少年宫”面塑课的指导老师,用一双巧手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课堂上,她一边演示着制作细节,一边解答着孩子们的问题。10个来自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跟着老师的步骤,手中的小面团经过几番捏、搓、揉、刻、划,一只只怀抱圆月的小白兔跃然而出,一幅幅“花好月圆”面塑作品也逐渐呈现,孩子们最后拿着自己的作品照合影,露出灿烂的笑容。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节日内涵的理解,更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工匠精神。
看着孩子们兴致高昂地制作作品,常伟华说:“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传承非遗文化,更有仪式感。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把这门非遗技艺传承下去,让孩子们能够了解面塑,喜欢面塑,传承面塑。”
月圆中秋,情满非遗。马岭岗镇穆李行政村通过乡村“复兴少年宫”这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阵地,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非遗传承”活动落到了实处、细处。
文/图 记者 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