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2年09月15日
第A1版:菏泽日报

追梦路上铸辉煌

——东明石化集团以科技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纪实

依黄河而建,走过35个春秋的东明石化,从一家地方“小炼油”起步,逐步成长为原油年一次加工能力过千万吨,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利税过百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

9月13日,记者走进山东东明石化集团产业园区,穿梭在生产装置“丛林”中,高塔林立、管线纵横、机声隆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勃勃生机。

“谁的技术领先,谁就领先占有市场。”东明石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李湘平表示,实施技术领先战略,不但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更要迈出实质性脚步,不等不靠,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紧盯前沿技术,跟上、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节奏。

今年以来,东明石化积极对接省科技研发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锐意创新,助力“走在前开新局”,以提高我国石化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为己任,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为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技术支撑。日前,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上海卓然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UPC)成套技术”成功通过鉴定。鉴定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所开发的专用催化剂属世界首创,技术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2年是我市“重点产业突破三年行动”的第二年,也是“两年成规模”的收官之年。市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高端化工产业要延链补链,聚焦绿色化、高端化,纵向拓展延伸主链,横向联动布局支链,打通产业肌体的每一根“毛细血管”。要发挥好骨干企业、重点项目支撑作用。

被寄予厚望的东明石化重任在肩。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浪潮波涛汹涌,东明石化依靠质量、创新、人才等核心要素,坚持全球化战略,围绕高质量管理和高质量发展主题,持续推进全价值链优化工作,全面提升集团全要素生产效率,坚定不移地朝着“世界企业500强”的雄伟目标奋进。

在东明石化恒昌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主控室内,几名员工聚精会神盯着屏幕,随着电脑屏幕上的数字跳动和变化,时而拿起对讲机与对方进行交流。据介绍,该项目是我国首套高端聚丙烯牌号最齐全的生产装置,引进168个聚丙烯牌号,产品广泛用于高端医疗器械、高档汽车配件、高端家电等领域,涵盖衣食住行各方面。

恒昌化工有限公司是东明石化集团的下属管理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丙烯、聚丙烯、波化石油气等产品,恒昌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采用最新环管工艺技术专利,设计生产均聚、无规、抗冲三大类全范围聚丙烯产品。

如今,从“炼油型”向“化工型”发展已成为石化行业共识。东明石化恒昌化工安全总监李钊介绍,该装置开车前,企业的炼油和化工新材料产能比为7:3。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炼油和化工新材料产能比将达到3:7,实现从“炼油型”向“化工型”的华丽转身。

产品创新是高端发展的不竭动力。聚丙烯装置投产后,东明石化致力于装置稳定生产和新牌号研发攻关工作。目前,已开发试生产出25个牌号,其中BP20OR(高抗冲中融汽车专用料)、LA640T(三高抗冲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可以完全替代进口。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高端聚丙烯产品还远销海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环保管理提升,坚持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方向,加快炼化一体化步伐,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作为菏泽市高端化工产业的领军企业,东明石化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尽显民企担当,勇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正在大力稳步推进。

为加快企业从“炼油型”向“化工型”转变,东明石化依托千万吨级炼油,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相继规划建设了20万吨高端聚丙烯、100万吨连续重整、100万吨资源综合利用、180万吨加氢裂化等重点项目。随着项目实施,东明石化成品油产量大幅降低,化工品比例大幅提升,产品结构明显优化,更加适合市场需求,为企业在高端石化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 孔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