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山东省“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百姓宣讲比赛决赛中,我市选手李卓群站上了一等奖领奖台,创造了近几年来最好成绩。
李卓群是由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报送的理论类参赛选手,她宣讲的题目是《为什么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她不断的努力与坚持,是无数的汗水浇灌。
2018年至今,李卓群已经在宣讲的舞台上奋斗了5个年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占据我时间最多的就是宣讲了。”李卓群说,“因为我要讲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菏泽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李卓群深知,要给听众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为了达到最佳宣讲效果,一篇稿子她往往会反复修改许多遍。“她经常利用下班或周末时间推敲稿件,有时候甚至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在电脑前打字搜集资料。”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刘清晖说。
宣讲时,下乡宣讲路途远,交通不便利,有时当天不能返回,李卓群始终没有怨言。有时一天连续讲四场,高温天气下,甚至出现了中暑的征兆,但她仍然坚持坚持再坚持,有时喉咙沙哑,也绝不降低宣讲标准。有时候转场休息,累了就直接趴在会议室的椅子上睡一会,接着赶赴下一场。
下乡宣讲,虽然受众水平参差不齐,但李卓群的宣讲总能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这是因为,她不仅能理论联系实际,还善于从实际出发,分析听课对象,因材施教,既能讲好“普通话”,也能讲好“菏泽话”,讲出好几个不同的“版本”。
这次《为什么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能获得一等奖,与李卓群平时的付出和积累息息相关。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时,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因为我是一名立法工作者,所以看到这个消息,就觉得党的理论其实跟咱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就萌生了要讲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理论的念头。”李卓群说,跟着宣讲团来到田间地头,走到村台社区,看到了老百姓对菏泽宣讲品牌的认可,也看到了基层广阔天地大有可为。2021年10月,李卓群响应组织号召,成为东明县陆圈镇宋庄村第一书记。在那里,她入户走访,从村民口中知道了用黄豆选举的方式,又亲历了村一级的换届选举,加上之前从事立法工作中的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的做法,这些都给了她讲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理论的素材和勇气。
《为什么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稿件形成后,在宋庄村的村民大会上、在与村民的日常闲谈中,李卓群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老百姓听,让群众理解、认可,真懂真信真用。“通过宣讲的方式,带动身边更多的人来接触、学习、传播理论,真正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追随者,这是百姓宣讲的意义所在。”李卓群说。
“宣讲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完成宣传而宣传,而是要将党的思想政策明明白白宣传到位,更好地指导和引导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李卓群说。为了更好地推敲稿件,她经常深入群众,通过饭后谈心、入户走访等多样形式,了解老百姓的感受和需求,从百姓的视角出发,进一步调整宣讲的内容,让下一次的宣讲更接地气。
为了提升理论高度,李卓群还不止一次地找到市委讲师团副团长袁增华等人,向他们请教,对稿件反复修改、对宣讲进行培训。
通过层层比赛,李卓群不负众望,荣获全省一等奖。“党的创新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我所要做的就是把‘高大上’的理论通过‘接地气’的方式传递出去,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说清楚、讲明白。”李卓群说,“相对于得奖,我更在意的是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活起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李卓群在宣讲党的理论,她自己也是党的理论的忠实追随者和坚定践行者。她提出的将目前正在制定的全国首部地市级《菏泽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向宋庄小学的孩子们征求意见的做法被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采纳,这既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也是第一书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创新举措。
日前,李卓群被省委讲师团聘请为省委讲师团百姓宣讲员。“这既是对我成绩的认同,也是对我的鞭策,今后,我一定会更加身体力行地坚守初心,回归本心,保持信心,守护真心,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此来回应听众,以此来擦亮菏泽宣讲品牌。”李卓群的话语铿锵有力。 记者 仝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