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仝志华)近日,记者从市政府办公室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合力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行动计划,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有效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截至7月底,全市在营市场主体87.9万户,同比增长7.1%;新签约过亿元项目200个、到位资金310亿元。
健全组织保障措施。强化组织领导,针对政务数据归集等问题短板,对11县区、47个市直单位开展2轮培训。明确目标任务,先后印发了《菏泽市2022年营商环境创新突破攻坚年实施方案》和《菏泽市优化营商环境考核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22个领域的突破措施和考核细则。营造浓厚氛围,市人大审议并全票通过《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举办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发布会5场;11个县区、17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通过“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节目畅谈优化营商环境。
实施创新突破行动。创新推出“视频办医保”,全省首创“手机视频办医保”,被“央视新闻联播”“山东新闻联播”等报道,省营转办刊发推广并上报国办。创新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在全省首创“吹哨”机制,被评为全省2021年地方改革典型案例。深化金融管家试点,下发《关于全市稳步扩大“金融管家”试点工作的通知》,新增“金融管家”试点单位3家。探索“非接触式发放税务Ukey”,为新办纳税人免费邮寄税务Ukey1045个,“非接触式”办税占比96.7%,居全省前列。有序推进年报“多报合一”,报送公示年报企业19.4万户,年报率95.9%,居全省第一。
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规范政务服务,规范全市1543个依申请服务事项基础要素,首创覆盖11个县区、88项高频事项“政务外卖”模式。深化简政放权,将42项县级审批服务权限下放至20个重点镇,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优化办税服务,全国首创“纳税人移动之家”,12个移动办税厅流动服务于133个乡镇。深化金融服务,无还本续贷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2.22亿元,增速5.96%。实施精准服务,强化不动产登记、水电气暖等部门合作,实行一窗办理。提升办电水平,对489个重点项目分级包保,为48个重点项目快速接电。
优化市场发展环境。提升监管服务水平,培训执法人员663名,“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能力稳步提升。维护公平竞争秩序,重点检查政府采购项目252个,涉及采购金额155亿元。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我市11家行业协会商会免收会费,25家协会商会主动减免和降低收费。有效激发市场活力,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88.03亿元,为3200多户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超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