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2年09月08日
第A4版:新闻

甘做学海摆渡人

—— 记郓城县潘渡镇初级中学教师仝玉梅

仝玉梅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作为业务骨干,在尽心培养学生的同时,更应该主动培养、成就教师,强师能,促发展。我热爱教师职业,愿为其倾心付出,倾力奉献。”郓城县潘渡镇初级中学教师仝玉梅的一番话,道出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不懈追求。

24年来,仝玉梅以满腔热情,耕耘在农村教育教学一线。她敢于创新,甘为人梯,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无私地传授给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今年教师节前夕,她被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评为2022年菏泽市最美教师。

名师工作室引领促课改

为了把自己在教学中累积起来的经验和智慧,手把手地传授给青年教师,仝玉梅作为菏泽市名师,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在全镇精选了80名骨干教师,以小学数学学科牵头,引领其他学科教师,组建骨干教师团队,创新集体备课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全镇教育教学质量。

仝玉梅把全镇老师按任教年级和学科分成教研组,名师工作室成员分别担任教研组长,通过建立微信群,大家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聚到一起搞教学研究,形成了“网上集备+面对面交流”相结合的集体备课模式。负责备课的老师以说课的形式,对每一课时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展示,然后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记录下好的教学建议,通过修改初稿进行复备,最后由仝玉梅对每一课时教案进行审核把关。由于工作量大,她有时加班到下半夜。虽然辛苦,但她却感到十分充实、幸福。在仝玉梅的引领下,教师的集体备课做得扎实有效,课堂也变得活跃起来。

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生本课堂

一直以来,仝玉梅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在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教育的同时,立志要为农村教育做点什么。近年来,她一直把《课程标准》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求知探索。

“我觉得这位同学的意见是对的,但我还有补充……”“请问这位同学,你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课堂上,告别了老师教学生学单一的授课方式,学生成为主角,他们各抒己见,大胆发问,通过互动交流,不仅学会了知识,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发言的勇气,更学会了正确评价他人、欣赏他人,实现了课堂的育人功能。

为了推广这种上课模式,每学期仝玉梅都会带领全镇教师进行三到四轮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把每个学科成长起来的教师吸纳到名师工作室,让他们再参与培养教师新秀的队伍中来,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带头更新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引领老师们一起走向卓越。

辛勤耕耘收获硕果

一分耕耘,便有一分收获。仝玉梅先后被评为菏泽市教学能手、山东省农村特级教师、菏泽市最美教师。经过她的精心指导、倾囊相授,潘渡镇近300名教师,有46名教师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60名教师获县级以上荣誉称号,使潘渡镇教师教学水平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潘渡镇提升教育质量增加了源动力,全镇教师亲切地称她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摆渡人”。

“只有优秀的教师,才会有优秀的孩子,才会呈现优质的乡村学校,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仝玉梅说,作为一名热爱教育的普通教育者,她今后将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教育初心,坚定信念,努力奋斗。

文/图 记者 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