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志愿服务广泛延伸群众生活、融入社会治理,鄄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开展用心“为老”、悉心“为小”、暖心“为困难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生活更有“温度”、幸福底色更加“耀眼”。
用心“为老” 情暖夕阳红
针对老年人所需所盼,鄄城县广泛开展生活照料、精神陪伴、文体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孝老大食堂”志愿服务项目,免费给符合年龄条件的老人提供午餐,创新“餐前一刻钟”等场景,利用餐前时间,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孝老大食堂”成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夕阳关爱·乐龄无忧”志愿服务项目,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理论宣讲+惠民服务+文艺表演”服务,利用重大传统节日走进敬老院或者老弱病残等生活困难群体家中,为老年人送戏曲、打扫院落、义务理发、贴心询问、健康义诊等,让老年人多一份温暖,少一份孤单。
悉心“为小” 传好接力棒
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社会实践之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复兴少年宫”等阵地,结合农村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和辖区特色,广泛开展戏曲、绘画、书法、朗诵、手工、棋类、科普、非遗传承等特色活动。目前,聚焦农村少年儿童公共教育和文化服务需求,鄄城县17个镇街打造24处乡村“复兴少年宫”,使其成为农村少年儿童的逐梦课堂、成长乐园。
暑假期间,针对留守儿童、困难儿童等青少年群体开设暑期托管班“小荷学堂”10处,组织志愿服务队为青少年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等系列服务,不定期到结对儿童家中了解学习生活情况,陪孩子们一起看书聊天。
温暖困难群体 倾情解民忧
为履行社会责任,弘扬传统美德,各镇街针对辖区内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群体,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暖心·同行”志愿服务活动,每逢元旦、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针对群众需求,开展文化文艺、帮扶慰问、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
疫情防控期间,为特殊群体上门核酸检测、讲解防疫政策、打扫房间卫生、购置生活用品,倾听他们的生活诉求。竭尽所能为群众纾困解难,截至目前已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
通讯员 肖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