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啸)9月1日下午,“争创全国文明城 共建美好新菏泽”菏泽高新区新闻发布会举行,邀请菏泽高新区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举措、进展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菏泽高新区紧紧围绕实现“创则必成”的目标,强化属地管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推动创建工作的常态化、精细化、长效化,全力以赴为全市新一轮创城贡献“高新”力量。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抓创建。构建“1+9+3+33+7+N”工作体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同创共建”的工作机制,推动创城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管理制,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同志一竿子插到底抓落实。以创城工作为抓手,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激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创城热情。
深入宣传发动,营造氛围抓创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创建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支持率。将创城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进行全天候、互动式宣传,开展创城知识普及、“小手拉大手”、洁村亮镇、文明交通劝导、金秋靓城、问卷调查等志愿服务活动1000多次。
改善基础设施,补齐短板抓创建。文化路南延等4条、6公里道路加快建设,规范管理兰州路、赣江路等10处口袋公园,综合整治10余处黑臭水体,新增、提升绿化面积约150万平方米,主次干道实现机械化保洁全覆盖,保洁面积达到208万平方米。施划停车位2000多个,建成开放20余座公共厕所,区、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对车辆非法改装、闯红灯、逆向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真管真罚,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通畅。
聚焦专项治理,对标一流抓创建。全面开展了停车秩序、文明交通等6个集中治理,线杆线缆、校园周边、小广告等3个专项治理,整治效果明显。一是强化线杆线缆治理,协调出动人员2500余人次,清除架空弱电线缆2万余米,解决拦路线杆、配电箱、空中“蜘蛛网”等重点问题300余处。二是强化环境卫生清扫,提高辖区环境保洁力度与质量,发动保洁员、网格员、志愿者等5000余人次,定时对国道沿线,镇街、村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沟渠漂浮物、卫生死角、绿化带杂草等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治理,清理垃圾140余吨。新增新型环卫垃圾桶400余个,解决垃圾乱扔乱堆问题。三是强化公共环境整治,全面落实“门前责任制”,与沿街商户签订《市容责任书》1000余份,发放“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明白纸”3000余份,清除各类“牛皮癣”小广告2000多处,不断强化早市、夜市活跃区域市容管理力度。四是强化停车秩序改进,按照“应划尽划”的原则,施划交通标识线6000米,施划停车位2000余个、非机动车位4100平方米。全面整治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车辆乱停放现象,积极引导居民停车入位,劝导纠正乱停放的电动车、机动车。五是强化背街小巷治理,对辖区背街小巷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重拳治理了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线杆线缆等问题。六是规范养犬管理行为,出台相关规定,成立工作专班和办事机构,确定重点管理区域范围,扎实有效推进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下步,菏泽高新区将在巩固创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钉钉子”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坚持全时、全员、全域创建,不断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开展好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贡献“高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