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代明 刘华健)“今年200亩富硒农作物种植基地里的小麦,种植成本降低15%以上,种植收益却增加10%以上。”日前,东明群英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郝红信在刘楼镇邓王庄的地头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增产降本,诀窍在哪?郝红信说:“关键是镇里给我们牵线,与中国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中农硒科富硒技术研究院合作,新引进了‘农希科’氨基酸型富硒营养剂。” 东明群英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014年6月成立,现在成员已经增加到169个,会员817人。由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负责土地整合、数据统计、农资配送以及车辆引领等工作,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在原有支部领办合作社基础上,又打造“党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村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当地群众务工40余人,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据了解,刘楼镇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大”到发展模式,“小”到账目核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土地流转速度,不断提高“造血”功能、“做活”集体经济。壮大新型集体经济,需要能人带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镇党委“多措并举”打造过硬队伍,加强村干部尤其是支部书记的选拔、培育、管理,力争打造高素质有作为的“领头雁”。建立后备人才库并跟进培养,已有93名同志入后备人才库,其中有种植大户18名,养殖大户22名,农技实用人才28名,村级后备人才25名。弥补了农民管理不足的问题,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逐步形成“人才旺、支部强、村民富”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