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巨野县政协家属院见到了84岁高龄的“微书写卷”非遗传承人谢小品先生。
谢小品先生不大的书房内,价值几十万元的藏书,是他多年省吃俭用积累的财富;案头上,是他正在书写的一篇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后赤壁赋》:方格内“毫米级”蝇头小楷,布局精谨, 轻重协衡,方圆并用,肥瘦得体,骨肉匀称,每个字都在彰显着书法“绝活”的魅力。
“微书写卷”是中国传统美术中一种以微字为特点的书法艺术,一般用小楷书法进行创作、字体微小到极致的写卷艺术,也是一项濒临失传的中国传统书法技艺。微书写卷是文人必需的书法技巧,科举制度的实施,大大促进了微书写卷的发展与兴盛。
“微书写卷”,难在其微,贵在其精,妙在其巧。虽年至耄耋,谈起“微书写卷”,谢小品仍声若洪钟:“书写者不仅要精通书法,还要熟悉古文等,创作时需心静如水,摒弃杂念,抱元守一,无一懈笔,一气呵成。我用的毛笔,是河南的一个制笔匠专门为我做的,每年给我送一次。这种毛笔必须用老鼠的那两根胡须制作,微书字体大小不超过2毫米,写字的时候只用顶尖上的一根毫毛来写。一个最好的毛笔写一万字就不能再用了。”
写微书还要实时调墨,和写大字一次调半碗墨不一样,谢小品调墨加水叫水滴儿,一次滴一两滴水。
谢老说:“微书作品讲究一气呵成,平心静气、全神贯注、排除杂念。书写过程中漏字、添字、错字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只要有一个字写得不好,就要全部从头来。”
巨野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微书写卷的重要传承地。自幼酷爱书法的谢小品,其“微书写卷”就受教于书法家张凤集。
1957年,谢小品毕业于山东艺术专科学校。这年5月,年仅18岁的谢小品有幸结识鲁西南著名书法家张凤集先生。在张凤集先生悉心指导下,潜心传承研究微书写卷。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数十年遍访名师,博采众长,并大胆创新,不久便自成一派,使自己的微书写卷艺术在书法界独树一帜。
谢小品系统地进行微书写卷创作,起始于写谢氏文化资料,一部《中华谢氏经史子集四部丛书》,三四百万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半期开始写,写到2015年才写完。他写的《谢氏族谱》于2016年分别被清华大学图书馆、山东博物馆图书资料室、菏泽市图书馆收藏。
现在,他现存的“微书写卷”长卷作品有二三十幅,两卷八米长的《道德经》和《温庭筠全诗》,曾有人想以十万元的价格买走,他一直没舍得。
“我的唯一愿望就是将这项濒临失传的中国传统书法技艺传承下去。”谢小品先生说。目前,谢小品先生已经培养了李大东、程雪荣、高若涵、谢宇彤等一批年轻的传承人。
为了使得这项国内罕见、濒临失传书法技艺绝活得到接续传承,谢小品先生将微书写卷艺术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列入菏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文/图 通讯员 谢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