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许昌鹏)近年来,单县朱集镇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以“党建+网格”为引领,打造“精细化”网格管理模式,引领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联动共建、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把问题解决在网格上,把服务进驻在网格上,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治理新格局,促进党建全覆盖、服务全方位、动态全掌握的管理目标。
把组织建在网格上。按照“有利于管理、有利于组织、有利于服务”的原则,党员分布在网格中,推动党的组织在网格加强,党员作用在网格发挥。朱集镇18个行政村共计60名网格员,大多由各村的村“两委”干部、乡贤、后备干部、致富能手担任,政治素养高、服务意识强,了解网格片区的村情、民意。基层党组织加强对网格员教育、管理、监督,让网格员在参与社会治理中有效服务群众、增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网格员经过培训后能够及时地反映群众的意愿、表达百姓的诉求、上报群众的困难。今年1月份以来,单县朱集镇为群众解决矛盾问题45件,矛盾发生率同比下降25%,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使问题解决在网格上。60名网格员全为专职网格员,专业素质高、理论水平强,懂得民情、察得民意、能解问题。一杯热茶,几句寒暄,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走街访户,排查矛盾,将群众幸福升华于点滴之中。网格员积极参与司法调解,化解裴范庄村20多年的宅基地积案、朱集村12年的新村拆迁遗留问题等。网格员排查问题的热情、化解矛盾的能力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激励。单县朱集镇建立工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网格员上报群众问题的事件,解决问题的次数,排解矛盾的及时性、有效性,结合片区百姓给予网格员的口碑评价,每月给予不等的绩效奖励,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后进赶先进”的良好格局。
让服务进到网格上。党员干部齐上阵,一线解决群众问题。村党员网格员在网格带头,亮明党员和网格员双重身份,群众有问题可以直接联系网格员,将之前“八小时内办”转变为“现在马上办”,大大提升办事效率。各村在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新模式下,成立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志愿服务队伍,通过设置“红色代办”服务,平时为鳏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群体提供代办服务。疫情期间,为外地回乡隔离人员提供上门服务,提升公益化志愿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朱集镇以提升服务水平为动力,优化网格运行机制、工作力量,推进行政资源和工作力量全部下沉。根据网格承载能力,利用“百姓管家”建立上网审批制度,2021年以来上报事件652件,解决634件,群众满意度达到97.2%。优化吹哨报到流程,镇直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网格区划,分片确定一名固定接哨人员,实现网格和部门无缝对接,需要部门解决的问题直接吹哨报到。
在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行动是最有力的带动,示范是最鲜明的垂范。网格管理由“从严从实”到“激发活力”,提高支部凝聚力;村居环境从“脏乱差”到“洁净美”,提升群众的幸福感;社会治理从“管理式”到“自治式”,提升群众的归属感;在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新模式下,网格员就是网格化服务这艘“红船”的勇敢水手,与群众携手并进、风雨同舟,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