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坚力量。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下大气力抓紧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打牢全面跨越创新发展的根基。”学院党委书记闫传银说。
为此,学院大力实施“头雁工程”,抢抓“人才兴菏”战略等机遇,采用“共享”“双聘”“候鸟”等方式,面向国内外知名行业企业,招贤纳士,招才引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物,为学院全面振兴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实施“名师工程”,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培养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学骨干,建立护理、康复、健康养老等大师工作室,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实力。实施“聚优工程”,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认定机制,根据专业建设、学科发展需要和个人综合能力,认定10名左右专业带头人、20名骨干教师,培育院级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全面提升教师技术研发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探索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力争今年底“双师型”教师比达到65%以上。落实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分批次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拓展学术视野,提升专业能力。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大力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比赛等活动,深化青年教师“传帮带”,培养一批社会知名度高、行业影响力大、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教练型”教师。
学院2021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2名,特聘客座教授1名,建立首个大师工作室。严格标准程序,完成5名正高级、11名副高级、25名中级职称评聘工作,31名青年教师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开展了74人入编手续办理、64人岗位晋升、4人转正定级等相关工作。
贯通教师发展通道。学院积极发挥教师发展中心职能,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培训包、资源库,对新任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实施分类精准培养。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化培训项目、国际交流、科研合作和参与教学培训、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工作,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全面落实教研室主任考核办法,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任在教学科研、教师培养等方面作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建立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加大师德师风考核力度,坚持同行、学校、学生多元评价,挖掘师德优秀典型,讲好师德感人故事。开展“最美教师”“党员示范岗”“服务标兵岗”等评选表彰活动,激发教书育人积极性,提高教师职业尊严感。
深化“三教”改革。学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完善专业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强化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实施教学提质升级行动,建设符合项目化、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以学生为中心,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广泛运用问题式、情景式、任务式、探究式、主题式等教学方法,打造高效率高质量课堂。严格教材选用制度,开发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及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不断激发“教”与“学”主动性。
强力推进学术科研。学院坚持以科研促教改、带队伍、强服务,健全完善科研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学术道德规范等规章制度,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规范管理。加大课题申报工作力度,今年力争立项市级课题20项、省级课题10项、国家级课题2项,产出标志性研究成果2项,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2-3项。筹建菏泽市家政研究中心,创办家政研究学术刊物,聚集高端人才,瞄准高层课题,开展专题研究,引领家政服务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经济社会效益。
社会服务迈向新台阶。学院招生任务圆满完成。2021年,按照“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提升质量”总体要求,2021年招新生4505名,其中专科层次3709人,占比82.3%,较2020年提升3.9个百分点,“三二”专本贯通最低录取分数线465分,超本科线21分,家政、养老等社会服务类专业首次实现单独编班,生源结构明显优化、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就业提质增效。深化“学院、系部、班级”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建设,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4次网络招聘会,300余家单位提供万余个就业岗位,毕业生就业率88.71%,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茅。狠抓专升本教学,262名学生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宁医学院、德州学院等本科院校录取,较2020年提高近46个百分点。社会培训取得新成绩。成功申报菏泽市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和考核站点。组织4个专业“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试600人次,开展创新创业、护理管理、计算机文字编辑、家政服务员、家庭保洁员等培训3213人次。
管理服务再上新水平。学院依法办学稳步推进。修订《学院章程》,健全完善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后勤服务、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完善的按程序决策、按规矩办事、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制度体系。规划编制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2035年远景目标和近五年重点工作任务,为新时代学院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做出顶层设计。
学院后勤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投资600余万元,实施自来水接入、图书楼卫生间提升等20余项工程,进一步规范了校园餐厅、超市、快递中心管理工作,改善了办学基础设施。委托第三方完成国有资产核查,盘清了家底,规范了管理。高质量完成信息化二期工程,教学科研、档案管理等6大板块、20余个业务系统投入使用,教学、管理、服务、生活基本实现信息化。加强“收管用”三个环节管理,优化资金结构,扩展资金渠道,严把资金出口关,为全院各项工作进展提供了有力财务支撑。
学院校园环境安全稳定。完善新冠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度,狠抓校园封闭管理、测温验码、日报告零报告等常态化防控举措,深化重点人群管控,5%抽检师生4400余人次,第三针疫苗接种5500余人次,筑牢校园新冠免疫屏障。落实全省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安全稳定“十项任务”“六个一”要求,大力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活动,排查整治安全隐患96项,清理校园周边摊贩30个,各类消防安全设施全部配备到位,专职保安员、封闭化管理、一键报警实现100%达标,委托山东鲁勘检测工程公司对全院各建筑楼宇进行安全性抗震性鉴定,及时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安保处王兰星被评为全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个人,学校被评为全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记者 王富刚 通讯员 帅志星 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