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是中国传统节庆食物之一。几片箬叶,数把糯米,加上馅料,以丝绳捆扎,蒸煮间清香弥漫,诱人垂涎。不过这粽子吃着好吃,做起来却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
5月31日,记者走进牡丹区何楼街道枣陈庄行政村,刚到村口,浓浓粽香就已飘香至鼻,寻着香味来到“粽子大王”侯春玲的家中。作为村里第一个把包粽子创办成企业的人,侯春玲利用6年的时间把粽子厂从原来的1个变成了3个,面积扩大到3000平方米,10种口味的粽子均深受市场青睐,其中特色“七龙珠”粽子(七个蛋黄的肉粽)已经成为“网红爆款”。目前,日均销售可达到6000多个,公司月销售额约270万元,辐射带动200余名乡邻在“家门口”就业,侯春玲也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包粽子是个技术活,别看这一枚小小的粽子,从挑箬叶、泡糯米、包豆沙到最后的捆绳,都有讲究。”侯春玲一边说着一边从泡满箬叶的盆里,拿起几片箬叶,折成漏斗状,再从旁边的盆里舀一大勺泡好的糯米,倒进“漏斗”里,一块豆沙,被她用大拇指轻轻一压,藏进糯米里,再用箬叶把糯米剩余的部分裹住,一个胖乎乎的粽子雏形就包好了,紧接着,她用手捏住底部,抽出一根粽绳,围着粽子绕几圈,最后打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制完成了,过程虽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侯春玲介绍,手工粽细分为二十个工序,分别是选料、洗米、浸米、拌米、洗枣去核、制馅、洗叶、打壳、装底米、投馅、装盖米、包裹、扎线、蒸煮、出锅、晾凉、包装、真空、消毒灭菌、冷却。
箬叶飘香“粽”是情,传承浓浓家乡味。2018年,侯春玲抓住时机,乘着“互联网”东风,召集村内待业妇女,组建团队,入驻快手、抖音平台,踏上直播带货之路,其中快手账号“粽子侯姐”现有85.7万粉丝。通过线上、线下的经营,枣陈庄手工粽子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散发着传统味道的粽子跨越千山万水,成为了全国各地都喜欢的好味道。
“粽子的百种馅料,不是区区咸甜二字可以概括。无论粽子的口味、做法如何变化,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爱国情怀、祭祖求福的端午文化不会变。”牡丹区何楼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鹏程介绍,何楼街道将采取“党建+公司+电商+农户”的模式,继续打造“枣陈庄粽子”品牌,不断完善粽子的产业链,引导村民把直播间建起来、把养猪产业做起来、把粽子用料种起来,让枣陈庄手工粽子一代代传承下去。
文/图 记者 李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