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必须按要求剪,不然出不来想要的形状,有些地方可以自由发挥,剪出自己喜欢的花边……”近日,在鄄城县实验小学,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志愿者老师温任换正耐心地指导学生剪纸手法。
“我们这是剪纸课,楼上教室里正在上音乐课、舞蹈课、中国鼓,操场上还有上足球、篮球、乒乓球课的孩子们。”温任换说。
在县实验小学中国鼓课堂上,十多个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排练着节目《万疆》,铿锵的鼓点振奋人心;操场上,一阵阵吆喝声此起彼伏,孩子们正在外聘老师的带领下练习足球的带球要领;音乐教室里,传出优美的钢琴声和孩子们的歌唱声;舞蹈教室里,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孩子们翩翩起舞……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成为校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学生们“课后有托、学后有得”的真实写照。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多了起来,如何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填补这些空白?县实验小学将落实“双减”政策与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深度融合,利用学校师资和引进校外优质资源的方式,创建了编程、围棋、话剧、书法、剪纸、中国鼓、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二十余种独具特色的社团活动,孩子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自由选择社团,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提供了舞台,真正实现了“一校两用”。
县实验小学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只是鄄城县乡村“复兴少年宫”的一个缩影。
乡村“复兴少年宫”是面向全县广大少年儿童开展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等活动的公共教育和文化服务场所,利用现有场地设施、依托志愿服务力量,积极为孩子们提供快乐成长的条件。
孩子在哪里,乡村“复兴少年宫”就建到哪里。鄄城县持续稳步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工作,立足自身实际,从学校向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进行延伸,拓宽思路,创新形式,建设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并积极发挥全县各级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作用,动员“五老”人员、道德模范、大学生志愿者和非遗传承人等担任乡村“复兴少年宫”辅导员。
截至目前,鄄城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共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17处,精心选取3处示范点,通过周末和课后常态化开展“读书日”“完美假期”“感恩母亲节”等特色活动170余场次,惠及农村儿童、留守儿童近2万人次,每次活动不低于1小时。
下一步,鄄城县将继续深化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丰富活动项目设置、加强志愿服务力量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把乡村“复兴少年宫”打造成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
通讯员 刘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