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巨野县太平镇刘屯村村民张在申便带着老伴来到玫瑰园采摘花瓣和花蕾。
晨曦微露,刘屯村千亩玫瑰园里,芳香四溢的玫瑰花开得正娇艳。张在申告诉记者:“玫瑰的最佳采摘时间一般在早上5点到9点之间。食用玫瑰和提炼精油用的玫瑰在开花1至2天内采摘最好,因为这个时候的玫瑰精油含量比较高。采摘时记得一定要用手摘,用剪子容易沾铁锈气,会影响玫瑰的品质。观赏用玫瑰就没有这个顾忌了,用剪刀剪的玫瑰花切口整齐,鲜花可以保存得更久。”
刘屯村是全镇种植玫瑰最早的村,约有十几年的种植历史,大多数村民都有多年种植玫瑰的经验,花瓣、花蕾和花苗作为原料销售,但受价格波动影响,种植面积很不稳定,加上各家各户分散种植,难以形成规模。
2019年,在外从事食品行业的刘屯村村民李成功看到玫瑰商机,依然返乡创业,投资建起了玫瑰酱深加工厂,凭着多年积累下的客户资源和独特的生产工艺,产品在东北三省、内蒙古、陕西等地供不应求,订单量逐年增加。
“玫瑰花富营养、润肌肤、养容颜、抗衰老。长期使用能保持皮肤水分,有着使人青春永驻的魔力,会让女性充满魅力。”李成功笑着说,“玫瑰酱属温性食品,有疏肝醒脾之功能,颇受人们喜爱,是很早就广泛应用于各种糕点、馅和菜肴中的主要原料。玫瑰除了有观赏价值,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种植玫瑰每年的行情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每亩采摘花骨朵约2000斤,花骨朵按价格3.5元/斤(花蕾6元/斤),除去投资600元/亩及0.5元/斤的人工费,每亩收入约四五千块钱。”
有了产业带动,刘屯村“两委”引导村民订单种植,两年时间玫瑰种植面积发展到近千亩,成为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村。玫瑰加工企业还积极进行新产品研发,近年来研发出玫瑰花蕾茶、玫瑰馅、玫瑰花渣肥等产品,实现了玫瑰花就地消化,吃干榨净。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刘屯村通过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和产业结构调整,玫瑰种植形成了一定规模,并带动周边村庄大张庄、小垓子等村进行种植。
据了解,刘屯村将逐步拉长玫瑰产业链条,在做大做强玫瑰酱、玫瑰茶产业基础上,发展“互联网+”,开通网络直播,利用母亲节、“520”等特殊节日,开展线上线下玫瑰花销售,并吸引大量游客到此观光旅游,让玫瑰的效益不断扩大,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随着玫瑰花种植面积的扩大,我们还计划结合玫瑰文化,打造乡村游项目,逐步做大做强和玫瑰相关的产业。”刘屯村党支部书记张在会说。
通讯员 谢新华 曹 乐 祝建中 记者 苏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