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2年05月20日
第A1版:菏泽日报

喜看变化提士气 监督支持促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全市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侧记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科学赶超、后来居上”战略目标,大力实施“综合立体交通工程”,努力构建“市内大循环、外围大辐射、区域大联通”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航空、高铁、高速、水运立体交通新格局初步形成。因此,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也成了人大依法履职、加强监督的重点关注领域。

5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全市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视察。一天的行程中,视察组先后深入到巨野县、成武县、定陶区、市开发区,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个个交通重点项目的崭新面貌,让大家倍感振奋,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一路一桥、一场一站感受着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菏泽港巨野港区万丰作业区,岸上货运车辆来来往往,港道里一艘艘船只等待着装载货物,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据了解,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062亩,规划了18个1000吨级泊位。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投资5.17亿元,占地676亩,建设了8个1000吨级泊位,港口岸线634米,设计年吞吐量580万吨。自去年11月开港运营以来,货运量逐渐提升,这是我市第一个现代化具备装箱装卸功能的万吨级码头。

“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巨野港区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采取‘无接触’装卸船,吞吐量不降反增,成绩使人振奋。”仔细聆听了介绍后,视察组成员吴凤荣说。

一路新貌、一路感慨。视察组成员感慨的是“大变化”,流露的是“新希望”。

进入牡丹机场航站楼内,随处可见的牡丹元素让人倍感亲切。目前,牡丹机场已通航全国26个大中型城市,截至5月12日,已累计保障运输航空起降5117架次,保障进出港旅客49万人次。

“牡丹机场的通航,实现了菏泽人民在家门口坐飞机的‘航空梦’;鲁南高铁菏泽段开通运营,‘菏泽速度’再次响亮全国。从交通闭塞到四通八达的‘蝶变’,菏泽重铸了‘四省通衢、中原锁钥’的辉煌。”视察组成员万龙感慨道。

成绩令人振奋,短板亟待补齐。目前,全市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区对外联通质量不够高等短板和不足。在视察座谈会上,部分视察组成员结合视察情况进行发言,为全市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建言献策,提出了意见建议。

视察组成员张中华建议,在下步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中,要抢抓机遇、提前谋划、积极争取、加强要素保障,确保全市交通固定资产保持高位运行。要提升历史站位,凝聚人文内涵,将重大交通工程与厚重历史、文化传承、城市风格、大众审美有机统一。

“要坚持规划引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立体式、全覆盖、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要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做好‘村村通’‘户户通’,打通方便群众出行最后‘一百米’。”视察组成员尚瑞芬建议。

一个个“金点子”,凝结着视察组成员心系发展的拳拳之心;一条条好建议,体现了视察组成员一心为民的殷殷之情。

短短一天的视察活动结束了,但所见所闻带来的惊喜仍在大家胸中激荡。细数收获,视察组成员们纷纷赞叹,他们直观真切地感受到了菏泽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充沛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奋力谱写菏泽后来居上崭新篇章积极献智献策。

市人大常委会将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全市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城市功能突破,为实现六个“新菏泽”奋斗目标贡献更多人大力量。

记者 王振宇

2022-05-20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全市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侧记 1 1 菏泽日报 content_67751.html 1 喜看变化提士气 监督支持促发展 /enpproper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