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
第A5版:文学副刊

没 事

□ 刘厚珉

三年前,在单县举办的舞台剧《红色湖西》编前会上,我听到 了这个故事,一直不曾忘怀。

故事的主人公,我叫他老郭。老郭是1949年1月湖西干部南下支援贵州解放和建设的近6000名干部战士中的一员。那个时候,老郭应该叫小郭。小郭18岁,从战场刚下来,准备翻盖房屋娶媳妇,部队一道急令,他仅抓了一个黢黑的窝窝头,给在田里干活的父亲捎了个口信,就归了队,从此再未与父亲谋面。

到达贵州后,小郭当了一个自治州的州委办公室的通信员,跟着首长深入贫困老区安抚黎民百姓、清剿土顽武装。一次进山的途中,遭遇土匪偷袭,小郭掩护宣传队女战士撤退,陷入土匪魔掌,就在被行刑的头天晚上,他磨断绳索逃出险境,乔装打扮成乞丐,历经磨难,回到单位。

随后,有人质疑小郭虎口脱险,小郭以缄默澄清谣传,孤身潜入匪窝,与大部队里应外合,智擒匪首黑二根,再次证明之前的绝对清白,受到了州委表彰,破格晋升为乡长。

几年后,小郭带领全乡百姓肃清地方反动势力,开展生产自救,辖区社会治安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成为自治州的“红色样板”。

当小郭变成了老郭,已是20年后。身为这个自治州的州委书记,老郭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那年,老郭被下放到农场任副场长,他无怨无悔,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与工人们一模一样,和大家一起饲养、种植、收割,精神抖擞、乐此不疲。

一天,工人抓住了一个偷红薯的乡民,准备套上红薯秧子游街示众。老郭不同意,不但坚持放人,还挖了一筐红薯送给这个“小偷”。许多工人不理解,质问老郭,他这是偷盗,你这样处理是助长了犯罪行为!老郭答,我打听清楚了,这个老乡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才来挖红薯的。我们也是农民出身,农民疾苦我们深有体会,如果有吃的,他还会偷么!再说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不偷我们的,还能偷谁的呢!老郭扯高嗓门,农民兄弟吃不上饭,我们做工人的有责任!

老郭离开农场时,附近农户按照当地习俗,一户做一道菜肴,让他品尝送行的队伍排了一里多路。老郭逐道菜肴看了看、闻了闻,哽咽地说,我吃了,都香到我的心里了!

恢复党的工作后,老郭拿出当月薪水,让妻子置办好酒好菜,给秘书一份“请客名单”,说,这都是我的朋友,一个都不能少!秘书一看,名单上都是澡堂工、修鞋工、搬运工、清洁工……

为了让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独当一面、建功立业,老郭自愿降至副职,让出正职给担任副职的少数民族干部。

当时,有些南下干部不理解。老郭发问,我们放弃出生入死获得新中国成立后的安逸生活,从老家湖西千里迢迢、赴汤蹈火来贵州干什么?难道我们忘掉了我们的初心?我们是来解放贵州、建设贵州的,现在我们的使命完成了,我们就应该把少数民族干部扶上马,再牵着缰绳送上一程……

老郭还说,我们湖西南下干部不仅要让权让位,而且要尽心尽责;职务降了,责任不能降,而且绝不能有一句怨言!

直到老郭退休,老伴还在街头卖冰棍,长期触及冰凉,手都变了形;火车站做搬运工的儿子实在干不动了,就摆起了小吃摊;嫁到乡下的女儿靠种植柑橘维持举家生计。

弥留之际,不能言语的老郭在遗言簿上写道:我认识的南下湖西干部,都是共产党的好干部,都没有给家乡湖西人民抹黑。

老郭病逝后,工作人员从他的遗物中,仅找到一摞子《工作日志》,还有当年从老家湖西带来的一面留有战火硝烟印迹的党旗。老伴颤巍巍地拿出一只鼓囊囊的信封,对工作人员说,这12261元钱是老郭一生的积蓄,他叫我交给党组织,他说这是他最后的党费。

老郭一生心无杂念、心无旁骛、律己正身、知止有度,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无事可纠,身心轻松。

遵照老郭的遗愿,亲属将其骨灰带回老家湖西,安放在爹娘坟茔的一旁,墓碑上刻有:郭向荣,没事……

2021-12-21 刘厚珉 1 1 菏泽日报 content_57334.html 1 没 事 /enpproper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