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县北部的徐寨镇东部7公里处,坐落着一个因“孝子滤墓”而得名的村庄,名曰芦墓村。该村总面积2.20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763平方千米,村落占地0.445平方千米。全村603户,人口1860人,有时、李、张、孟、付、王等姓,均系汉族。
据该村村史记载,村名由来跟村内的李氏族人有关。明洪武年间,李氏族人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不知过了多少年,李家有一对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以要饭乞讨为生,日子过得寒酸贫苦,儿子非常孝顺,老母上了年纪,病倒卧床不起,儿子煎汤熬夜不离床前,四邻八舍,赞不绝口。老母去世之后,儿子在坟墓旁搭建草棚,芦席罩顶,秸秆圈围,守墓三年。随风扬沙,兜土滤墓,待守墓期满,坟头硕大显眼。三乡五里的过路行人颇为赞叹,“孝子滤墓”便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口头之谈,相沿成习。清朝雍正年间,在“滤墓”东南方位立有旗杆,高有丈余,旗面上有“御赐滤墓”字样。得官家认可,此后,村名“滤墓”沿袭至今,后又称芦墓。
据村党支部书记王兆军介绍,经过多次的行政规划,目前的芦墓行政村由芦墓、李堌堆两个自然村组成,归徐寨镇管辖。李堌堆村原名马堌堆,由马氏最早迁此定居建村,因村后有一黑土堆而得名。据《李氏族谱》载: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李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马氏迁出改名李堌堆。据祖辈口传,早年村民修墙挖土时还曾挖出了半块断石碑,上有“嘛堌堆”的字样。五六十年代,打井时还出土过陶俑、盆、罐、碟等陶器,以及铁制兵器。后来单县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了信息采集,鉴定其为商周时代遗址。
据了解,芦墓村有着光荣的历史革命传统。1940年前后,马保啟(曹马集人)受党组织委派,秘密潜入芦墓村开展地下工作,宣传抗日救亡道理与党的政策,村民李学良、刘保明、高金明、付存玉、李广敏、李灿亭、时维寅等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芦墓早期共产党员。1943年中共山东省金曹县成立,此后,芦墓村成立了党小组、农教会、妇教会、儿童团,在党组织的带领下,芦墓群众用各种方法与日伪军开展斗争。
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路经单县境内。芦墓村村干部李学良带队,由民工李闫等人送去小米、面、军鞋等物资,支援刘邓大军,李学良被国民党还乡团杀害,李闫也光荣牺牲,二人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48年,解放军渡过黄河,单县全境解放。淮海战役打响后,芦墓村出民工支前抬担架,用3辆牛车(太平车)满载小米、面、军鞋等物资支援前方。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了,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家家都吃上了白馍馍,菜里也有了鱼肉,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村民笑在脸上,喜在心里,吃粮靠救济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近年来,芦墓村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大蒜种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蒜经济,帮助许多村民通过大蒜种植实现增收致富。去年,芦墓村又引进由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潜心研究15年的“山农酥”梨品种,目前已种植300余亩。下一步将实现“高校+企业+农户”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采取单元化种植、规模化管理、品牌化营销的策略,良种良法配套,为我市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记者 时苏建 王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