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境内黄河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每年的11月份,都会有15至2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栖息。其中不乏珍稀鸟类,包括白天鹅、白鹤、灰鹤、白额雁、豆雁、灰雁、鸿雁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0余种。
11月19日15时许,记者来到东明县长兴集乡王高寨村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放眼望去,上万只候鸟栖息在黄河滩边,场面壮观。它们或在天空翱翔,或在岸边嬉戏,成为黄河滩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尽量不要打扰他们,稍微有点声响,大雁就会群飞。”在黄河滩边,来自东明的摄影爱好者李恒杰告诉记者,他和朋友每年都会来此拍照、创作。李恒杰表示,当太阳升起或落下时,火红的夕阳下,翱翔的大雁特别美。
他们口中提到的大雁,名叫豆雁,是每年滩区见到种群最多的候鸟,也是迁徙“大雁军”中的主力。据了解,豆雁属冬候鸟,夏季繁殖于欧洲北部、西伯利亚等地区,成群迁徙时,常呈“人”字形,群体由几十只至百余只不等。在停息地常集成更大的群体,有时多达上万只。
很幸运,采访间就看到了“人”字形大雁群!当日16时16分,“一群群”“一排排”“人字形”形态各异的候鸟群从北向南飞去。它们一边飞着,还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
“你看,又一批大雁归来,他们飞的方向是东明县另一处湿地。”市林业局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王海明向记者介绍,估计再过十几天,更大规模的雁群就会迁徙过来。这些大雁已经连续九年来东明黄河滩区越冬,并且数量越来越多。经过初步调查统计,截至目前,在我市黄河滩区越冬的大雁数量已达15万只以上。我们今后将不断加大巡护力度,为候鸟提供安全良好的栖息环境。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对候鸟的法律保障,每年随着季节气候变化来到东明黄河滩区的候鸟种群、数量不断增多。为了保护候鸟安全、维护生态平衡,每年的11月初,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对雁群集中分布区域,特别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主要活动区域,进行观察、巡逻,并组织志愿者在黄河沿岸村庄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为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护航。同时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好黄河滩区这块生态净土。
17时10分许,夕阳西下, 芦苇随风摇曳,红霞尽撒水面,整个湿地笼罩在金色光晕之中。此时,候鸟与落霞共同起舞,美不胜收,黄河滩边展现出一幅绝美的生态画卷。
文/图 记者 李保珠 通讯员 董志超 李恒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