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一年多,俺村已经发展了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一个占地1000亩的农场,还成立一家面粉厂,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9月11日,刚上任一年多的牡丹区高庄镇吕集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杜当玉正带领工人在村里的面粉厂,和面蒸馒头。
牡丹区高庄镇吕集行政村包括吕集、吕庄、张大庙、杜庄四个自然村,全村1500余人,430多户,耕地面积1400亩。一直以来,村里因为缺少支柱产业,集体经济单一又薄弱。2020年2月,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打乱了吕集行政村的发展步伐,在外经商多年的致富能人杜当玉临危受命,返回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流转土地、建立农场、改变村容村貌……刚一上任,杜当玉便忙碌起来,决心以身示范带头干,引导村民们解放思想,振兴乡村。
乍一听说她要回乡发展农场,村民们连连摇头。“小麦、玉米家家都种植,没有一个来钱的,建立农场能干什么用呀。”
面对村民们的不理解,杜当玉并没有气馁,她流转土地近一千亩,建立了驴聪聪农场,成立了创智土地股份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的方式,在农场种植了一百多种果蔬、中药材和富硒小麦。农场分为生态农业种植园、自然农庄体验营、趣野童年撒欢地、乡村味道大锅台、有机食品加工坊、萌宠动物伊甸园、农副产品大市场等七大板块,让过去产量不高的“撂荒地”变成了“高产地”。
今年55岁的村民赵金山,将自家4亩多土地流转给了农场,平时还能在农场进行剪枝、犁地等劳动。“一年租金加务工,能挣近两万元。”算起收入账,赵金山满脸笑容。
在杜当玉的带领下,吕集村还成立了汇鑫农民劳务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务工,承揽和从事绿化、农业生产劳动等,统一培训各种农业知识技能,统一上岗,统一为合作社成员缴纳人身意外保险,规避了用人公司的用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曾经水、电、路等条件落后的吕集行政村,现在基础设施已大为改观,新建的4000余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每天都有许多村民前来“打卡”。 说到广场的修建,村民李玉环可有话说了:“以前要干农活,哪还有时间休闲?现在土地流转了,不仅每年可以分红,我们空闲时间也多了,每天到这里来跳跳广场舞,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这广场修得真是太好了!”
随着致富增收的路子越来越宽,吕集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村里建设的面粉加工厂,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驴聪聪农场也正在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户外教育基地,全面带动村民参与农场发展,实现农户向职业农民、职业工人身份转变。”对于未来,杜当玉如此勾画。
文/图 记者 李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