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假发制品订单很多,大家伙儿都忙着赶工。扶贫车间让4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年轻人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年纪大点的做些简单易上手的活儿也能挣1500元。”省人大代表、鄄城县红船镇韩桥村党支部书记刘万国带着记者来到村里的扶贫车间时说道。
以前,韩桥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地。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申请建设了15组光伏发电项目,在村里选了15户贫困户享受收益,一年下来,每户能增收3000元左右。依托扶贫车间创办了一家发制品公司,为47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贫困群众12名。如今,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确保韩桥村脱贫的贫困户不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发展乡村振兴成了摆在刘万国面前的重大课题。
“韩桥村有种植果树的传统,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在家的老人又出不了太大的力,这个产业就逐渐衰弱了。”刘万国琢磨着,要让村民吃上“产业饭”,他们的钱包才能鼓起来。去年6月,组织部门推广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为他带来了新思路。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资源无法整合利用,效益得不到最大发挥。党支部把大家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不仅自己能到合作社打工获得一份收益,还可以享受分红。”刘万国介绍,通过挨家挨户动员宣传,韩桥村党支部领办起合作社。目前,合作社统一耕种的土地已达到500亩,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我们还打算找农科院的专家求教,再根据市场情况,选取适宜的优良品种,引导大家再把果树产业做起来。”刘万国说。
不光发展产业,这几年,韩桥村还进行了绿化亮化,村里的基础条件有了很大改观。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户为单位实行“门前三包”;以街为单位实行“街长制”,街长由村干部担任;村里也成立了一个工作网格,动员群众创建“美丽庭院”,并对街头巷尾、房前屋后、坑塘树林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杂草进行清理。
“更好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在千方百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还要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刘万国说,“更加注重乡村建设,逐步补齐道路、住房、供暖等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持续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村民打造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作为红船镇韩桥村党支部书记,刘万国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作为省人大代表,他积极履行代表职责,联系选民服务选民,也受到大家的广泛赞誉。
刘万国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继续履行好代表职责,广泛联系选民,反映社情民意,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同时,还将一如既往地为群众做好事实事,竭尽全力为村民服好务,并尽心尽力履行代表职责,当好群众的代言人,决不辜负人民的嘱托。 记者 孔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