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市长 张 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战疫情、保民生、抓发展,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在严峻考验中交出了合格答卷。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83亿元、增长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8亿元、增长7.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365元、15107元,分别增长3.7%和6.6%,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市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一)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牢把住疫情防控“四道关口”,抓实抓细网格化管理,构筑起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坚持患者、专家、资源、救治“四集中”,开通互联网医院,医疗防疫村级指导实现全覆盖。坚持“人物同防”,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防疫,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菏泽分中心开工建设,县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科设置率达100%。我市始终处于低风险区,万人感染率0.018,与省内有病例的市和周边8市相比均属最低。67名援鄂队员圆满完成支援任务,为服务全国抗疫大局贡献了菏泽力量。
(二)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扎实做好“六稳”“六保”“三促”工作,落实落细减税降费等稳企惠民政策,协同推进复工复产复市,经济运行呈现逆势上扬、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经济恢复性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服务业浴火重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由负转正、实现1.2%的增长、增幅居全省第2位,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6%、增幅居全省第1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新增跨境电商企业78家,实现出口214.3亿元、增长21.9%,实际使用外资2.9亿美元、增长49.7%。菏泽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山东润泽公用型保税油库当年批复建设,当年验收运营,我市正式进入“无水港口时代”。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29亿元、居全省第2位,鲁西南大数据中心、大唐5G微基站等39个省市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增幅居全省第3位。双招双引成果丰硕,编制了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新签约过亿元项目450个、计划投资2660亿元,上海公卫(菏泽)产业园、石炭纪纳米新材料等一批技术领先、前景可期的好项目落地建设。引进高端专家186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569人。
(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坚持把重点产业突破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231”特色产业竞争优势持续增强。核心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全面启动菏泽现代医药港建设,“一港四园、多点支撑”格局初步形成,生物医药产业投资额、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35.4%、28.7%和18.3%。赛托生物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企业,步长制药等3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东明石化财务公司获批设立、高端聚丙烯项目顺利投产,润泽化工100万吨/年连续重整、中信国安三期等项目加快推进,高端化工产业不断提质增效。优势产业加速转型。启动“千企技改三年行动”,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58.2%、居全省第1位。新增“四上”企业1035家、增长21%。汇盟生物被评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大树达孚特、茂盛木业等10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瞪羚企业”,定陶稻香村等2家企业被评为省“雁阵形”集群领军企业,恒基集团等4家企业入选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军(培育)企业库。电子商务年交易额4380亿元,淘宝村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天华电商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十强”产业投资增长30%,“四新”经济投资增长73%,规模以上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超过100家,新能源发电量占全市装机容量的39.8%。绅联生物等3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郎峰新材料等4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省级以上企业科技创新平台新增20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52家、增长30.4%,首个国字号技术交易平台中原技术市场上线运行。
(四)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持续推进“五个振兴”,全市9个乡镇、61个村纳入省第二批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十百千”工程。农业经济提质增效。实施重点水利工程61项,改善灌溉面积475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69万亩,土地规模化经营率超过50%。粮食生产再创新高,生猪生产加快恢复。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被认定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设区市。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03个,新增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产品品牌3个。新增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2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1个。曹县、东明县创建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县”,巨野县、单县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曹县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乡村环境优化提升。实施危房改造8815户,完成改厕2.6万户,新改建农村公厕2424座,完成1490个村庄污水治理,农村主要街道实现亮化。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170公里。22个村被列为美丽村居省级试点。“两新”融合试点规划编制全部完成,开工建设试点社区29个、“20有”项目389个,9个社区建成入住。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完成,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基本实现全覆盖,年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成武县被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体推进试点县,定陶区、单县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
(五)城市功能加速完善。大力推进城市“四提”计划,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高铁新城片区、万福河北片区、赵王河下游片区规划建设快速推进,一批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特色中心节点项目相继落地建设,“三带四环、四轴多点”的城市空间格局加快形成。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牡丹机场完成试飞、即将通航,鲁南高铁加快建设,雄商高铁正式获批,新万福河航道通航在即,枣菏高速实现通车,建设5G基站2026个、实现5G网络主城区全覆盖。市区打通断头路12条,人民路与南外环互通立交建成通车。菏泽东站、菏泽汽车北站等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新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00辆。环堤公园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新建便民农贸市场10个,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深入实施“安置房建设攻坚年”行动,新建及货币化安置2.1万套,建成安置房8.5万套,改造提升老旧小区44个。深入开展“物业管理服务提升年”活动,打造智慧物业小区59个。持续抓好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城市品质内涵不断提升。定陶区、鄄城县、成武县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区。
(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实施营商环境突破,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力。启动实施“一业一证”改革,推行“2号公章”制度,试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实现涉企许可事项100%容缺受理,在全省首创独立评审勘验、特定领域许可秒批等工作系统,审批环节减少40%,审批时限压减3/4。法治环境更加优化。推行涉企行政行为网上公开制度,实现行政权力阳光透明运行。成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律师服务队,为2300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代办法律事务811件,组织失信企业开展信用修复1294项。服务质量加速提升。“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机制不断优化,1.9万家企业、59家市直和驻菏涉企单位、736家县区直单位纳入服务平台,办结企业吹哨事项1.4万件。企业纾困帮扶深入开展,116个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
(七)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牢牢守住高质量发展底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集中开展5轮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活动,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验收。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加快实施,鄄城县完成滩区群众搬迁,东明县村台社区主体工程全部封顶,滩区群众即将全部搬入新居。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四减四增”行动,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PM2.5、PM10浓度同比分别改善7%和11.6%,优良天数232天、同比增加50天,增幅居全省第1位。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创建任务基本完成,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居全省第1位。风险化解扎实有效。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强力推进玉皇集团、达驰电气等企业和辖内农商行风险化解,积极推动担保圈“破圈断链”,全市不良贷款率下降至2.5%、较年初回落2.3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降幅全省第一。启动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继续保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牢牢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获评“山东省食品安全市”。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组织5个、涉恶犯罪集团13个、涉恶犯罪团伙44个,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大力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化解活动,省交办的5年以上积案全部化解,5年以下积案化解率达到90%以上,全市大局和谐稳定。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