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0年11月10日
第A2版:综合新闻

在定陶区黄店镇,一排排日光温室大棚错落有致,特色育苗产业的蓬勃发展,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沃野孕育“绿色希望”

蔬菜种苗装箱外销

11月6日7时,53岁的李爱兰来到定陶区益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定植、平苗、装箱……哪个棚里有活儿,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家里有老人孩子,外出务工不现实,来这干活骑车子几分钟就到,收入也很固定。”李爱兰说。基地建成开始,她就到这儿干活,现在每月收入超过2000元。

像她一样的工人,繁忙时基地需要近百人,众多附近村民在此务工有了稳定收入。

这里是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有番茄、西芹、辣椒等绿色果蔬30多个品种,年育优质种苗超过2500万株,是集科技培训、新品种实验、种苗培育、蔬菜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这里繁育的西红柿,除红、黄色之外,还有黑色、迷彩色等10余种颜色,共20余个不同的品种。

合作社负责人何淑超介绍,合作社建立以来,带动周边村庄1190户农户发展蔬菜生产,每年还有分红资金分发给10个项目村的422户村民。

绿色是乡村振兴的美丽底色。从小跟着父亲种菜的何淑超觉得庄稼人还是要回归沃土。20世纪80年代,黄店镇便开始种植蔬菜大棚,看着周边群众有需求,他便决定从事种苗繁育。

2017年,定陶区财政局整合农业生产发展及扶贫专项资金共560万元,帮助益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连栋温室1座、日光温室11座,为温室大棚配备安装物联网,建立蔬菜疾病远程诊断系统,引进国内外优良蔬菜新品种20多个进行试验种植,并注册了商标。

黄店镇扶贫办主任王念军告诉记者,合作社每年育苗收入超过400万元,在育苗间歇期,采摘园里的绿色水果蔬菜也带来了一定的收入。截至今年底,该项目分红近170万元。

目前,这里是定陶区最大的专业化育苗工厂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往本地和周边地区。

蔬菜大棚内,不时有前来采购蔬菜种苗的农户,挑选着长势好的蔬菜种苗。“这两年行情好,种植蔬菜的农户越来越多,我们的种苗也是供不应求。”何淑超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承载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美好梦想。

如今,黄店镇种植蔬菜大棚的农户越来越多,大棚蔬菜种植面积3.5万亩,建有高标准大棚2.2万个,年产蔬菜超过40万吨,成为全市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拥有鲁西南最大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西红柿、西芹、黄瓜、辣椒等蔬菜品种,全部通过国家农业部门绿色产品认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

定陶区财政局局长王志强介绍,为解决涉农资金多头管理、交叉重复、使用分散等问题,定陶区积极开展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统筹使用各行业、各级次、各渠道财政涉农资金,扶持各类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财力保障,共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绿色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根据黄店镇金融机构统计,2015年开始,黄店镇居民储蓄存款每年增长均超过1亿元。 文/图 记者 张 啸

2020-11-10 张 啸 在定陶区黄店镇,一排排日光温室大棚错落有致,特色育苗产业的蓬勃发展,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1 1 菏泽日报 content_28538.html 1 沃野孕育“绿色希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