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5年04月22日
第A1版:头版

曹县:“电商+”模式重塑产业版图

4月19日,曹县安蔡楼镇汉服产业园,轰鸣的机器声与穿梭的工人身影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产业图景。流水线上,高速剑杆大提花织机飞速运转,五彩布料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设计工作室里,年轻设计师们手握数位屏,将传统纹样与现代潮流巧妙融合;直播间内,主播们身着马面裙,用多国语言向全球消费者介绍曹县汉服的工艺之美……曹县这座曾以农业为主的鲁西南小城,如今正以“电商+”模式重塑产业版图,成为全国县域电商发展的“领跑者”。

从“草根创业”到“千亿集群”

“三分钟申请、一分钟到账!”在曹县电商服务中心,个体商户张伟通过手机完成了一笔50万元的贷款。这得益于曹县与浙江网商银行合作的“310”普惠金融模式。截至目前,该模式已累计放款248.99亿元,惠及14.6万余人,最高单户贷款额度达152万元。

数字是曹县电商腾飞的最佳注脚:全县电商企业8476家、网店9.12万个,21个“淘宝镇”、181个“淘宝村”遍布城乡,数量分别占全省的1/10和1/5。其中,安蔡楼镇37个行政村全部获评“淘宝村”,与大集镇共同构成全国首个“淘宝村”全覆盖的“双子星”。曹县已形成“4+1+N”产业集群——汉服、演出服、木制品、农特产品四大支柱产业与跨境电商、书画直播等新业态交相辉映。

在曹县汉服产业发展的浪潮中,安蔡楼镇的一位创业者李一晴凭借着自己的热情与努力,在这片领域中崭露头角。2013年7月,李一晴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开始了汉服设计的探索之路。她的品牌“天山暮雪”致力于原创设计,目前已推出近20款独具特色的汉服。

在销售渠道方面,李一晴选择了淘宝、拼多多以及抖音等热门电商平台。为了打开市场,她巧妙地利用宣传种草博主,为品牌的第一款汉服积攒了人气。2024年,她的汉服销售额达到了120万元。这一成绩不仅证明了她的创业选择是正确的,也展现了汉服市场在年轻群体中的巨大潜力。

目前,曹县汉服上下游企业达2753家,网店1.47万个,2024年更以“国风汉服秀华年”、第二届曹县汉服文化节暨春夏款新品发布会等活动斩获1.8亿次网络曝光,并走进韩国、意大利,掀起“国潮出海”热浪。

政府“搭台”激活市场

“过去专利申请需要半年时间,现在10天就能搞定!”曹县(演出服饰和林产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相关负责人赵涛介绍,针对演出服饰和林产品的维权需求,该中心将传统流程从180天压缩至10天,成为全省第二家专业快速维权机构。这一创新是曹县“部门联动服务”的缩影。

为优化营商环境,曹县成立县级电商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双挂帅”,30个部门协同作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开辟“天猫店回家”绿色通道,2021年以来超过1193家天猫店回迁到曹县;县法院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累计解决电商法律问题205件;快递行业整合“三通一达一极兔”,将物流成本拉低至省会城市水平……

“政府像‘管家’,企业只管安心发展。”科凡网络总经理王勇感慨道。

人才是曹县的另一张王牌。曹县职专、易尚职专、技工学校3所学校,在校生1100多人,相继开设了美学、物流、直播、服装设计等电商专业,为曹县电商发展储备专业人才,为培养电商达人、网红直播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曹县充分利用遍布全国的10处招才引智站和33处创业服务站,通过“招引培挖”四种方式,着重引进户籍在曹县、在电商或者与电商相关方面的优秀人才回乡发展。积极推荐返乡创业博士胡春青当选市人大代表,“快递大王”王勇成为政协委员,草根创业者孙学平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这些“领头雁”带动全县形成“一店带一户、一村带一镇”的裂变效应。

向“新”而行构筑数字经济新高地

在青堌集镇规划中的中国(曹县)宠物产业园工地,推土机轰鸣作响。这个占地2000亩的项目将集聚宠物食品、服饰、电商直播等业态,打造曹县电商“第五集群”。“南有汉服演出服,北有工艺品,西有板材,东有宠物产业,我们要让每个镇都有‘拳头产品’。”曹县电商办主任张龙飞介绍。

未来,曹县的目标更加清晰:以“e裳小镇·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核心,建设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区,推动汉服智造基地迈向千亿元规模;注册“曹献优品”区域公用品牌,59家授权企业“抱团”闯市场;三年内电商村占比超40%,物流成本再降15%……

夜幕降临,大集镇“汉服一条街”灯火通明。直播间里,主播手持马面裙热情讲解;设计室内,打版师为新款图纸争分夺秒;物流园中,智能分拣线吞吐不息……这片热土上,“数字引擎”正轰鸣作响,为乡村振兴写下鲜活注脚。

记者 王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