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5年03月26日
第A5版:文学副刊

春天从花瓣上启程

□ 高贵华

作为土生土长的菏泽人,从小就耳濡目染牡丹美丽的传说、故事,以及娇艳无比的牡丹花。日常生活中,抬头举目总会与牡丹不期而遇。

三年前的早春,我去菏泽市区探望亲戚。亲戚家住牡丹新城,北依曹州牡丹园,西边隔路就是百花园,从小区往西南方向步行十分钟,就能抵达古今园。亲戚告诉我,牡丹新城小区就坐落在赵楼村古代牡丹园遗址上,故名牡丹新城。

我被一连串牡丹的名字包围着,心里就像开了花一样甜美。试想一下,这里的居民每天厮守着牡丹,与花为伴,与美结缘,该是多么幸福的日子啊!

我从亲戚家出来,在楼下垃圾桶旁不经意地一瞥,看见有人将一盆牡丹丢弃。我赶紧走过去观察,原来是一棵春节催花牡丹,因花期已过,它的主人或不善于管理,或懒于浇水修剪,就索性丢弃。与我相见时,这株牡丹已枝萎叶凋,七八朵失去容颜的牡丹花凄凄切切,让人心生怜悯。

很多人并不知道,反季节催开的花卉可通过修剪、移栽、水肥管理等办法让它继续生长。所谓催花,即通过温度、环境的改变,让植物打破休眠期,在人为设定的时间里开出鲜花。我走过去手折小枝,发现枝干中仍有汁液,说明这棵牡丹仍是活的。“挽救一棵牡丹。”我的脑子里突然迸出这句话。

于是,我果断抱起花盆走出小区,运到我的农家小院,重新移栽、浇水。过了一个多月的光景,天气转暖,两个紫红的幼芽从根部泥土里萌发。我终于舒了一口气,这株牡丹被移栽成功。我用事实证明,催花牡丹经过移栽可再次成活发芽、抽枝,乃至开出花朵。

去年春天谷雨前,这株牡丹感恩戴德地初献花蕾。我怕开花夺其营养,影响植株生长,果断地剪去了花苞。至此落笔成文之时,我家的这株牡丹已亭亭净植,红得发紫的幼芽擎着几个绿色的花蕾摇曳在春风中。在我看来,它要在今年的谷雨时节里,为我们全家献上最美的春天。

我从去年剪掉的花蕾分析,其花型与花色与赵粉品种吻合。没想到我不经意的一瞥,竟然捡到了宝贝。我曾听老花农介绍,赵粉牡丹是名贵品种,在清朝嘉庆年间,由赵楼人选育成功,便以姓氏命名为赵粉。这种牡丹花色粉红,瓣质细嫩,花大且结花量较多,深受人们喜爱。它还有一个特点,便是花开之际,芳香袭人。我市著名作家赵统斌曾作诗一首,不吝溢美之词:“东风千里舞天香,十万丹花似海洋。一片素心昭日月,高标独领冠群芳。”

据传,菏泽人种养牡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及至明清极为兴盛,栽培面积已有几千亩。历史上赵楼牡丹园(今曹州牡丹园)、古今园、桑篱园、凝香园、绮园均有三百年以上的文化底蕴。成书清朝道光年间的《曹州府志》记载:“每至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

在多年栽培的摸索中,花农们多次尝试让牡丹提前开放,以期卖个好价。这便是牡丹催花的动因。听说在清朝时,老花农曾用“烧火龙”的方式给土地增加温度,也曾用浸过桐油的毛头纸当作玻璃给植株增加光照,这些办法均能让牡丹提前现蕾开花。清末,花农们秋收后将牡丹从田野里挖出,根部包以油纸装上独轮车,组团去广州催花售卖。

花农们推着独轮车,往往要走一个多月才能到达广州,路途颠簸劳苦,风尘仆仆。他们到了广州,租赁场地,购买花盆,精心管理,不敢丝毫疏忽。所催之花必须要赶在春节上市,过了春节不再值钱。花农用辛劳催生着花开,也催动着春天的脚步。

时至今日,牡丹催花发生了巨大变化。科技创新花随人意开,四时皆芳艳。塑料大棚、智慧温室,不但能提前催开花朵,还能让牡丹芍药花期延后,从而让菏泽一年四季皆有鲜花迎客来,芬芳招远宾。

一盆牡丹花开,为人们的节日增色添彩,也让人足不出户就能提前感知春天、感恩四季。牡丹花瓣层叠繁复,色彩艳丽,在大众眼里寓意着富贵、吉祥与平安。人们向往着美好的生活,向往着温暖的春天。这一切皆从花瓣上启程,开出精彩,续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