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成功攻克国外‘卡脖子’技术,依靠的就是党委、政府在人才引育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3月13日,成武县山东达驰阿尔发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驰阿尔法”)总经理包龙卿说。该公司董事、首席专家朱德启前两天刚回意大利,2024年他因在中国的杰出贡献荣获了中国政府友谊奖。
人才,“四链”融合的根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源泉。从引进的海外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到引育国家级人才数量全市居首;从拥有5966名专家人才完备信息的电子库,到在全市各县区中率先打造高标准人才之家,成武县智慧热潮涌动的背后,有为政府和有志企业缺一不可。
“在改革创新引领下,成武县以人才链为轴心,不断深化‘四链’协同机制,通过精准引育人才、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优化人才环境等举措,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愈发强劲。”成武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文博说。
构建“引育并举”人才生态圈
一张人才清单,让达驰阿尔法的年产值增加了2000多万元,而且这个数字如今还在不断增加中。
“成武县委组织部将我们的人才需求编制进《急需紧缺人才清单》,成功促成了我们和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孙红雨的合作。”包龙卿介绍。孙红雨的研究课题之一是大电流智能化封闭母线方向,与达驰阿尔法的主营业务十分契合。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产品。
去年,达驰阿尔法在成武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的牵线搭桥下,与菏泽学院王鹏杰共建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王博士的封闭母线仿真技术应用后,又将成为我们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包龙卿对此次合作充满期待。
这是成武县“三张清单”引才机制的生动注脚。通过编制《急需紧缺人才清单》《关键核心技术清单》《联合教育培养清单》,以及发布“揭榜挂帅”项目,2024年成武县精准引进产业高端人才56人、海外专家4人,引育国家级人才2人。“三张清单”机制,让成武县不仅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更为长远发展蓄力,实现技术攻关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小县城如何破解高端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困局?对此,成武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用产业特色筑巢,以服务诚意引凤。
实施“创建‘伯乐智库’为产业发展增智赋能”党委书记人才项目,构建在外人才、本土人才、重点企业“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数据库,实现人才信息的精准收集和动态管理。在上海、西安等地建设人才招引平台,去年共回引成武籍在外高端人才12人,其中2人在“创业齐鲁 共赢未来”大赛决赛中胜出;回引返乡创业人员3500余人,创办实体1200个,落地过亿元项目15个,总投资22亿元;通过举办各项引才活动,引进博士13人、优秀青年人才5200余人。
打造“四链融合”创新策源地
产业是人才集聚的蓄水池,人才是产业崛起的发动机。成武县深谙此道,不断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势能。
“国内从事硼同位素富集专业的高级技术人员较少,对口人员难以匹配,政府了解公司情况后,帮助我们建设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人才引进上给了我们很大帮助。”3月14日,山东成武易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志勇向记者谈及此事时,对当地政府的帮助连连“点赞”。据介绍,该企业可量产的硼10酸产品最高丰度达99.7%。
人才支撑产业发展,优质的平台承载着企业的未来。成武县实施“一企一平台”梯次创建工程,加快人才集聚平台建设。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省级平台45个,市级平台238个。
有了好平台,用好更为关键。成武县依托平台聚智引才,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2024年累计促成企业与15所高校签订项目38个,转化科技成果26项,协同攻克“卡脖子”技术9项,获批发明专利55项。
营造“近悦远来”发展软环境
平台建设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而人才环境才是留才根本。
“人才之家刚建成,我看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就直接包下了一层供员工居住。”这个“豪横”的老板是山东越兴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瞿国生。当地优质的人才环境和营商环境不仅让他赞不绝口,还被他宣扬开来,并通过“以商招商、链式发展”的方式成功吸引10余家企业落户。
近年来,他被不少企业老板誉为“成武营商环境代言人”,先后荣获“市招商引资优秀引荐人”“感动成武年度人物”等称号。“这些落户成武的老板如今个个都说来对了,这才是我以商招商的最大底气。”瞿国生笑言。
厚植沃土,才能让人才近悦远来。去年,成武县在全市各县区中率先打造高标准人才之家,共包含126套单间和44套套间,满足各类型人才住房需求。
“成武县人才之家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一期170套公寓已投入使用,配套有健身房、医务室、人才服务室、超市、餐厅等,为人才提供‘居住+娱乐+社交’的优质环境。”成武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继军介绍。同时,成武县建立了人才管理服务制度,聚焦“一月一主题”活动,为人才搭建沟通平台,开展团建活动、交流联谊等。
人才能否留住用好,关键在于政策创新上所释放的磁场效应。为此,成武县优化升级了《县人才新政20条》《县级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支持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的系列惠企惠才政策,设立500万元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
从“揭榜挂帅”的破冰之举,到“人才奖励”的真金白银,成武县既敢于打破常规,更舍得投入资源。2024年,全县累计兑现人才奖励资金和科研经费2238万元,发放“人才贷”等贷款1.7亿元。
“千里马”纵情驰骋,“店小二”躬身服务。改革创新新征程上,这座鲁西南小城的“人才强县”之路,正澎湃着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记者 马源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