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5年03月12日
第A8版:民生·广告

单县朱集镇张寨村节俭办事成老规矩

集体一个躬 鞠了五十年

本报讯 (记者 王燕 通讯员 刘厚珉)日前,单县朱集镇张寨村一户村民办白事,仅安排了两桌饭,接待的均是其生前亲朋。当事人和亲戚不穿孝服,集体鞠躬致哀……如此办理葬礼,简约又不失庄重,为张寨村移风易俗的践行写下生动注脚。

令人惊叹的是,这种打破传统丧葬陋习的文明新风,已在这片红色热土延续了五十多年。据了解,张寨村素有“红村”美誉,不仅是单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和单县第一支抗日武装的诞生地,还是第一届中共单县县委、中共鲁西南工委、中共苏鲁豫特委、湖西专署所在地,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底蕴丰厚。

张寨村党支部书记陈莉介绍,20世纪70年代,时任济南军区山东省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副师长左守善的母亲谢世,其回到家乡张寨村操办丧事,力破传统陋习,提倡节俭之风。他及家人、亲属不穿孝服,不再叩头行礼,不搞烟酒接待,不请喇叭响器,不要纸扎等,在全村引起强烈反响,却也悄然种下文明新风的种子。从此,这条不成文的“规定”被群众沿承下来。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年“左守善规定”有所“松动”,张寨村红白理事会就白事接待有了“新规”,将“白事简办”推向新高度。如今,白事仅招待村外亲戚,每桌餐标严格控制在200元以内,馒头不限量,管饱不铺张。而当事人和亲属不穿白孝服,集体向逝者鞠躬致哀,一直被群众默默地遵循着,丝毫不曾改变。这两年,村里有两户村民办了白事,分别安排了7桌、8桌饭菜,每桌饭菜标准都不超过200元。

“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大家都这样,谁也不会攀比,全村一年能节省开销几十万元。”陈莉说,这种植根红色文化的治理方式,不仅减轻了群众负担,避免铺张浪费,更培育出崇简尚德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