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都慧芳 通讯员 蒋贤根)随着广西“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的临近,被誉为“中国汉服之乡”的曹县迎来民族服饰销售热潮。据统计,目前曹县日均快递发货量已高达6万单,节前订单总额预计超亿元,持续领跑全国民族服饰产业。
在曹县露露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十台缝纫机正赶制20万套节日订单。工人们采用两班倒的工作模式,每日工作超过10小时,已完成80%生产任务。“所有订单将在节前一周交付完毕。”公司负责人武付军介绍,色彩斑斓的壮锦纹样布料经过一道道精细的工序,最终变身民族风节日盛装。
同时,曹县民族印象风服饰有限公司的设计团队也在紧锣密鼓地对新品进行最后的完善。他们将壮族的铜鼓纹、云雷纹等传统元素与现代剪裁工艺巧妙融合,推出立领盘扣经典款和简约日常套装等十余款新品。“去年爆款订单增长了300%,今年提前3个月研发的新品已获市场认可。”公司负责人王伟兴奋地说。
梁堤头镇物流园内,数十辆运输车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忙着将一箱箱打包好的汉服装车。凭借强大的电商优势,梁堤头镇已形成了涵盖30余个民族服饰的特色产业集群。近期,该镇日均订单量从1万单激增至6万单。当地新增7辆运输车,开通直达广西南宁、柳州的专线,并增派20名分拣员,确保每日8点前揽收的包裹当天发出。物流负责人姜丁禄自信地表示:“通过直达专线,曹县到广西主要城市的物流时效已压缩至48小时,偏远县区也能实现72小时送达。”
电商赋能下,曹县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在梁堤头镇某电商直播间,主播正展示汉服穿搭,实时互动超万次。全镇200余家服饰电商带动6000人就业,今年销售额已达3.2亿元。据梁堤头镇副镇长于帅介绍,通过“设计-生产-直播-物流”全链条协同,民族服饰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经过多年发展,曹县汉服产业已形成2524家企业、1.4万家网店的产业集群,年销售额达120亿元。其中,线上销售占比超过70%,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50%以上。在汉服文化创意产业园,设计师们正研发融合国际潮流的新款式,展厅内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中不乏外国客商。“我们要让汉服既保留传统文化基因,又符合现代审美。”产业园负责人说。随着产品远销海外,曹县汉服正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