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3岁的黄玉洁出生在定陶区仿山镇顺河集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她出生时,家人并没有觉得她有什么异常,像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吃饭睡觉,直到她2岁时,父母忽然发现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站立说话走路,赶紧到医院接受检查,当医生告诉他们孩子患有脑瘫时,父母感觉天都塌了,为此父亲郁闷酗酒,痛苦难以承受,甚至到最后离家出走!面对孩子父亲的离去,看到瘫痪在床的孩子,她的母亲许影没有放弃,开启了漫长的康复之路。
2016年年初的一天,许影和黄玉洁来到仿山镇残联,残联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她的情况后,迅速为黄玉洁办理了残疾证,按相关政策为其办理了免费的入院康复手续,镇民政部门也帮其办理了低保手续,一定程度上帮助她们母女解决了生活困难。
许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很坚强。每天天不亮,她就用自行车驮着黄玉洁从顺河集村骑行十多公里去康复医院做康复训练,包括做运动疗法、作业疗法、针灸推拿、低频脉冲电疗、认知障碍训练、言语训练、感觉综合训练、个别化训练等等一系列的治疗。这些专业的康复训练使得黄玉洁在身体和认知能力上得到了显著提升。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无阻,为了孩子康复,许影放弃了几乎所有的工作,一天也不愿意耽误孩子。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道路结冰很厚,出于安全考虑,医院通知许影不用去医院了,但是这位坚强的母亲硬是背着孩子走了十几公里的路走到了医院,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
一次,下着大雨,在半路上自行车又坏了,许影硬是在没膝深的水中用自行车驮着小玉洁,一步一步走到康复医院。
风雨之后见彩虹。母亲坚强的意志鼓舞着黄玉洁,她看到母亲的不易,在医院努力做康复,比任何人都认真、坚强。
黄玉洁母女的困难一直受到仿山镇领导的关注,在得知黄玉洁正在练习走路时,仿山镇残联适时为其配备了助行器。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经过长达八年的康复后,黄玉洁慢慢地可以站立了,慢慢地可以行走了,望着摇摇摆摆走路的黄玉洁,许影高兴地流下了泪水。
到了黄玉洁9岁时,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定陶区残联特教学校为其提供了免费的义务教育,从此,黄玉洁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学读书识字了。
黄玉洁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会走路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真好。”
2025年初,市残联和市九三学社的领导了解黄玉洁母女的情况后,特地到黄玉洁家慰问其母女。许影感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没有相关部门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孩子不会有今天!”
通讯员 梁瑞星 鞠林昆 记者 刘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