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5年03月05日
第A6版:人文菏泽

生死情牵七十载

菏泽抗日纪念馆内秦兴体牺牲时的场景雕塑 ◀刘岗村秦兴体烈士纪念碑

2013年春天,曹县刘岗村三位86岁的老人联名给《菏泽日报》写了封信,要求为七十年前牺牲的河南修武籍烈士秦兴体重新立碑。信中说:“我们心中的英雄秦兴体,其事迹不能发扬光大,不能给这样的英雄树碑立传,我们觉得愧对英烈,愧对历史……这是我们人生暮年最后的牵挂,办好这件事,我们就可以无憾瞑目了……”

七十年,多半个世纪,几万个日日夜夜,是什么原因让这几位老人仍然惦念着一位非亲非故的外乡人呢?

曹县西北的刘岗、曹楼、伊庄三个村,在抗日战争时期被称为“红三村”。1943年10月上旬,日军对“红三村”进行军事“扫荡”。冀鲁豫第十军分区后勤股长秦兴体,与群众一起将边区货币、缝纫机、棉花和布匹等物资掩埋后,还没来得及撤走,就被日伪军包围了。

6日拂晓,日军把村民驱赶到刘岗村西门外的场院上,四周架起机枪。翻译向群众喊话:“皇军要知道谁是共产党,谁是八路军,八路军的物资藏在哪里。要是不说,别怪皇军不客气!”

群众没人吱声。日军拉出两名青年,当场枪杀。又拉出一个叫杨二孬的青年,吊在树上,活活打死。

日军威胁到:“如果不说,就都是这个样子!”

仍然没人说。

下午,日军把群众从西门赶入东门外的寨壕里。寨壕水深三尺多,时值中秋,壕水冰冷,有几个年老体弱者不久便栽倒在水里。

日军拉出四个青年,捆在刑床上,往肚子里灌满泥水,再用棍子压。侯秋寒被压断肠子当场咽了气,侯秋思和孙雨运两人被活埋。剩下的一个青年,被狗咬、鞭打、刀刺,折磨致死。

水壕里,秦兴体几次想冲出去,但都被周围的村民暗暗拉住了。

无论怎样滥施淫威,日军始终未得知八路军的物资藏在哪里。指挥官恼羞成怒,猛地举起指挥刀,嗥叫一声。日军立刻刀出鞘、弹上膛,眼看一场大屠杀就要开始,水壕里的群众危在瞬间。

“我就是八路军!我就是共产党!他们都是老百姓!”秦兴体忽然高声喊道。

日军把秦兴体从水壕里拉出来,问他八路军的物资藏在哪里。秦兴体昂首不语。日军把他绑在刑床上用皮鞭抽打,并把硫酸液洒在他身上。秦兴体身上被硫酸烧起许多血泡,但他一直骂声不绝。日军提起一桶辣椒水,用刺刀撬开他的牙往嘴里灌,然后又狠命地用棍子在肚子上压。血水从秦兴体的口、鼻喷出,他昏死过去。

日军用凉水将秦兴体泼醒,吊在树上,用两把燃烧着的线香烧他的腋窝。秦兴体挣扎着,大声说:“乡亲们!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抗战一定会取得胜利!我们的大部队马上就要回来,我们要和日本鬼子、汉奸斗争到底!”

日军扑上来,用长钉把秦兴体钉在木板上,从其身上割下一块肉,塞到他嘴里。

秦兴体骂道:“小鬼子,肉,你拿去吧,骨头是我的!”

敌人更加疯狂,他们翻转木板,用火烧他的肚子,一刀一刀割他的肉……

群众忍无可忍,站起来和日军拼命。机枪响了,十几名群众惨死在水里。

第二天,秦兴体被折磨致死。到死,秦兴体没有吐露一句机密。

日军在“红三村”折腾了六天五夜,没有找到八路军的物资,撤走了。

村民们用门板做了一副棺木,把烈士掩埋在刘岗村边上,秦兴体成了永远的刘岗人。

七十年过去了,刘岗老百姓的草房换成了砖瓦房,再到楼房,日子越过越好,而秦兴体的墓地还是那么简陋。当年曾在水壕里目睹秦兴体就义的少年刘效民、刘效参、刘士杰,如今已是暮年老者,三位老人想给秦兴体立个墓碑。他们手托柳条筐,步履蹒跚地在“红三村”募捐,一毛、一块、十元、百元,募集了五万元。

当年的水壕已经填平,成了村里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广场的正中,秦兴体烈士纪念碑屹立了起来,了却了耄耋老人一生不渝的牵挂,也诠释着什么是血浓于水,什么是生死相依。刘海鹰